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高速发展,业务量稳居全球首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产生的大量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加大快递包装垃圾处理力度、促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课题。
我国快递包装垃圾处理存在哪些问题?
民革中央调研发现,我国快递包装垃圾的处理存在总量大、回收难、无害化处理率低等问题。
一方面,现有处理能力接近饱和,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处理需要。另一方面,我国现有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亟待完善。
据报道,目前我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不到10%,我国包装物的总体回收率不到20%,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纸板类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达45%左右,塑料类包装物回收率则在25%左右。
此外,包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尤其是塑料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壤板结和肥力下降、塑料颗粒进入地下水循环等危害性后果,塑料中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会对耕地土壤造成难以逆转的污染,严重威胁生态安全。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研发创新,提高回收利用率
推动快递行业的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体系和机制。因此,宏观层面的引导必不可少。2018年初国办下发的《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对“强化绿色理念,发展绿色生态链”提出了明确要求。
民革中央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优化快递发展规划。比如,以法规的形式规范快递行业包装选用、垃圾处理、资源回收再利用等环节。同时,结合《快递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增加充实有关绿色发展指标,进一步强化立法、政策、运行监测、宣传等措施,加快建立快递业绿色标准体系,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做实落地。
此外,加强包装研发创新,推广环保外卖、快递制品应用。尽快推动设立绿色包装国家标准,大力推广使用电子运单和生物降解包装材料,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鼓励企业设计应用新型包装、简约包装和可重复使用包装,促进外卖、快递包装的减量化、绿色化和再利用。
民革中央建议,提高快递垃圾回收使用率,完善快递包装回收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加快构建包含快递包装生产者、使用者和消费者在内的回收激励机制。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标准进行量化,根据企业包装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适当免除企业相关的税收。
结合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建设,同步设置包装材料回收网点,引导消费者将快递包装垃圾按照相应的标识分类投放到回收箱,由统一的收运系统回收、中转至处理中心进行再循环处理,可根据投放物材料及数量对消费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 骨干物流企业尽遣战“疫”奇兵2020 / 03 / 19
- 将快递污染纳入法律规制范围2018 / 12 / 25
- 您有一份“绿色”快递,请查收2018 / 10 / 17
- 让快递包裹“绿”起来2018 / 10 / 11
- 让快递包装“瘦”身变“绿”2018 / 03 / 1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