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日前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净化后的核污水中不仅含有放射性物质氚,其他放射性物质也仍有残留。测定结果显示,部分污水放射性物质含量超过法定标准值,其中还检测出半衰期长达约1570万年的物质。
东京电力公司表示,2017年度使用“多核素去除设备”净化后的测定结果显示,半衰期约1570万年的碘129放射性活度为每升最大62.2贝克勒尔,超出了法定标准值9。分析人士认为,此测定结果为核污水处理工作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据悉,从含氚水中去除氚非常困难。由于地下水流入核反应堆厂房,放射性物质活度较高的污水不断增多,但在核电站内几乎没有留下空间增设贮存处理水的储罐。如何处理这些污水,对于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对于含氚水的处理方法,日本政府的工作小组此前设计了排放入海、注入地层等5个方案。专家认为,排放入海和排入大气对于社会持续性影响较小,是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日本政府在2016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称,稀释并排放入海的方法能在最短时间内以较低预算进行处理。报告指出,排放入海是核电站处理含氚污水的常规做法。有意见指出,如果采取排放入海的处理方法,含氚水在海中稀释,残留放射性物质也将被稀释到标准值以下。
然而,福岛县当地渔民等对形象受损表示强烈担忧,排放入海方案实施的难度很大。福岛县渔业联合会会长野崎哲日前表示,坚决反对将含氚的处理水排放至海中。他认为,目前福岛县捕鱼量仅为地震前的二成,15%的消费者依然坚定拒绝福岛县产的水产品。在如此困难的背景下,如果将含有放射性物质氚的处理水排入海中,福岛县的渔业将再次面临毁灭性打击。
东京大学特任副教授关谷直认为,在福岛,渔业并未像农业、旅游业一样获得复苏。若将处理水排放入海,不仅要讨论安全,还必须考虑对经济的影响。日本市民团体“原子能市民委员会”今年3月在向福岛县政府提交报告中称,123年后污水辐射量才能降至约1‰以下,因此应长期储存后再讨论排放入海的问题。
日本政府本月底将围绕福岛第一核电站持续积聚的含氚水问题举行国民意见听证会,但对于如何处理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几乎没有讨论。此次被曝净化后的核污水中还含有其他放射性物质,让原本就困难重重的福岛核污水处理再添新问题。

- 福岛核事故处理再添新问题 净化后核污水仍检出多种放射性物质2018 / 08 / 21
- 后患不断?福岛核电站含氚水测出其他放射性物质2018 / 08 / 20
- 美国华盛顿州发生核事故2017 / 05 / 11
- 日本核污染区食品有多可怕?2017 / 03 / 17
- 摩洛哥参议院批准成立核能及放射性安全署2014 / 09 / 0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