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山东省保卫蓝天“战略”不断升级,新修订的《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3项地方标准,作为该省强制性环境保护地方标准,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山东是中国能源消耗大省,消耗结构以燃煤为主,产业结构偏重,高污染、高消耗行业占比较高,防治大气污染形势严峻。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郭大雷介绍新修订标准的相关情况。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郭大雷25日在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省现已构建起完备的“1+5+8”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包括1项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5项火电、钢铁等分行业排放标准,8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提高相关排放指标标准,能够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倒逼高排放设备淘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据郭大雷透露,新修订的标准取消了人口密集区高污染行业排污特权,采用分区分阶段的排放策略;将山东省区域划分为核心、重点和一般控制区,不同区域执行不同的排放限值,企业根据所在位置分区执行控制要求。
郭大雷称,新一轮保卫蓝天“战略”将超低排放标准覆盖了山东省全部燃煤锅炉,同时将逐步向非煤行业推广,要求钢铁、焦化行业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重点控制区水泥、陶瓷、石灰、玻璃等建材行业排放也要求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一般控制区水泥、陶瓷、玻璃等建材行业排放要求严于国家标准。
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崔凤友介绍,在此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中变动最大的是《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标准的修订,有利于淘汰一批规模小、工艺落后、达标治理无望的小型钢铁企业,引导现有钢铁企业通过清洁能源替代等方式实现达标排放,从而推动山东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该省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4.0%、8.5%、33.3%、2.7%;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5天。其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2015年分别下降50.0%、35.5%。
据《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20年,该省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标,比2010年改善50%左右。2013年以来,山东“断腕”治理环境污染,已发布各类标准102项。

- 山东加码关闭退出危化品企业2020 / 04 / 01
- 山东电科院获评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单位2020 / 03 / 17
- 截至2019年底山东生产建设煤矿106处 产能14318万吨/年2020 / 01 / 22
- 中国海装携手央企、高校在山东菏泽打造低风速风电设备装配制造示范产业园2019 / 12 / 17
- 第八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将于10月27日在青岛举行2019 / 09 / 24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