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上海市民或许并不知道,近30个月用过的电中,有2500万度电其实是自己“生产”的。将来,随着上海湿垃圾末端处置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更多湿垃圾将转变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反哺”千家万户。
最新统计显示,上海目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5050吨/日,根据规划,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7000吨/日。近2000吨/日的新增产能如何实现?位于浦东新区的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二期就有望日均“吃”掉约700吨湿垃圾,该项目预计2020年投产。
一期日均处置能力不过300吨,二期翻了一倍都不止,哪来的信心?“是每一位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给的!”上海黎明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华银锋兴奋地表示,伴随着全市日益高涨的垃圾分类热情,大约每户家庭5天到一周的湿垃圾就能为全社会贡献1度清洁的生物质电。
上海浦东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园区生产部副经理陶毅见证了湿垃圾项目的从无到有。项目刚开始时,垃圾车运来的所谓“湿垃圾”让他记忆犹新:纸巾、封箱带、一次性餐具、饮料瓶罐,甚至还有棉毯、煤气罐和居民家中的装修垃圾。因此,处置单位不得不在杂质的分拣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即便如此,仍有大量杂质混入湿垃圾,一起进入厌氧处理罐,日积月累,严重影响到沼气发电的效率。
去年,上海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逐步彻底解决“混装混运”等问题。黎明厂看到了“黎明”。
垃圾车运来的湿垃圾有了变化,让黎明厂的职工们高兴不已,更让他们感动的,是市民的关心和体恤。记者在黎明厂采访时,正好遇到一个小学组织学生们来参观垃圾处置。当孩子们了解到纯净的湿垃圾可以发电时,眼中都迸发出光芒,争先恐后地向老师保证,回家一定会做好垃圾分类,还会监督大人们。
黎明厂的发电效率也在不断提升。截至今年5月,黎明厂已累计用湿垃圾产沼1260万立方米,累计发电约2500万度,全部供应电网。如按照1吨湿垃圾约产生六七十立方米的沼气来计算,每七八公斤湿垃圾就可以发1度电。按照上海每户家庭湿垃圾的平均产生水平,大约每户家庭5天到一周的湿垃圾就能为全社会贡献1度清洁的生物质电,何乐而不为?
黎明厂只是“先锋”,目前上海日均处置能力超过100吨的湿垃圾制沼发电项目仍屈指可数。“只要源头垃圾的干湿分离越做越好,未来,更多发电厂将开始接纳湿垃圾,前景肯定会越来越光明!”华银锋对湿垃圾的变废为宝之路充满信心。

- 半年了,上海垃圾分类“整体成效好于预期”2020 / 01 / 03
- 韩国“垃圾从量制”: 计量收费、源头控制2019 / 08 / 13
- 亚洲开发银行1亿美元投资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19 / 04 / 12
- 科学规划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19 / 04 / 03
- 总投资4.15亿元 贵州威宁自治县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及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最新进展2018 / 10 / 2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