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节能环保
除白色污染 还农田本色
2019-11-25 10:01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  · 责编:李慧颖

  近日,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乔格铁热克村,田间地头忙碌的残膜回收机打破了乡村往年农闲时的宁静。随着机械穿梭作业,棉秆被粉碎,残膜被快速卷起集中放置,干净整洁的农田露出自然本色。

 “残膜回收对农田好。政府有补贴,回收的残膜还能卖钱或按比例折换新地膜,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村民喀依木·沙依木正在忙着整理集中放置的残膜,打算运到回收站。

  今年,喀依木·沙依木的30亩棉花地实现了机械采摘。原本卖完棉花准备偷闲的他,得知镇里建起了农田残膜回收站,还有各种补贴政策“大礼包”后,立即联系农机服务公司消除棉田中的“白色垃圾”。

  为进一步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今年沙雅县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鼓励支持农民、农机服务合作社和企业购买残膜回收机械,扶持培育带动成立残膜机械回收合作社8家。

  孙彬成立的海楼镇社会化农机服务公司引进了当地企业生产的残膜回收机,集秸秆粉碎和残膜回收于一体,残膜回收率在90%以上,还享受4.05万元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

  今年沙雅县还争取到创建国家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惠及10个乡镇10万亩农田,每亩地残膜回收补贴30元,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残膜回收再利用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县12个乡镇(管委会)组建残膜回收合作社,有偿回收农民手中的残膜,并吸纳60余名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就近就地就业。

  新近成立的海楼镇海楼村残膜回收合作社内,前来交售残膜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斯迪克·阿山告诉记者:“以前田里白茫茫一片,下播的种子被残膜包裹,非常影响出芽率。春风一刮,房前屋后都是地膜。残膜回收后,种子发芽率、出苗率提高,村容村貌也整洁了很多。”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回收残膜50余吨,农田残膜回收面积1.4万余亩。

  沙雅县供销社党组书记罗旭东说:“以前,没有残膜回收合作社,农民要么不清理耕地里的残膜,要么将残膜烧掉或者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对环境和耕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现在好了,县里引进了残膜回收企业,建立了合作社,激发了农民回收残膜的积极性,避免了残膜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控制了白色污染。”

  目前,沙雅县已回收完成农田残膜20余万亩,通过实施10万亩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项目示范带动全县残膜回收预计可达196万亩,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