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乔格铁热克村,田间地头忙碌的残膜回收机打破了乡村往年农闲时的宁静。随着机械穿梭作业,棉秆被粉碎,残膜被快速卷起集中放置,干净整洁的农田露出自然本色。
“残膜回收对农田好。政府有补贴,回收的残膜还能卖钱或按比例折换新地膜,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村民喀依木·沙依木正在忙着整理集中放置的残膜,打算运到回收站。
今年,喀依木·沙依木的30亩棉花地实现了机械采摘。原本卖完棉花准备偷闲的他,得知镇里建起了农田残膜回收站,还有各种补贴政策“大礼包”后,立即联系农机服务公司消除棉田中的“白色垃圾”。
为进一步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今年沙雅县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鼓励支持农民、农机服务合作社和企业购买残膜回收机械,扶持培育带动成立残膜机械回收合作社8家。
孙彬成立的海楼镇社会化农机服务公司引进了当地企业生产的残膜回收机,集秸秆粉碎和残膜回收于一体,残膜回收率在90%以上,还享受4.05万元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
今年沙雅县还争取到创建国家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惠及10个乡镇10万亩农田,每亩地残膜回收补贴30元,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残膜回收再利用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县12个乡镇(管委会)组建残膜回收合作社,有偿回收农民手中的残膜,并吸纳60余名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就近就地就业。
新近成立的海楼镇海楼村残膜回收合作社内,前来交售残膜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斯迪克·阿山告诉记者:“以前田里白茫茫一片,下播的种子被残膜包裹,非常影响出芽率。春风一刮,房前屋后都是地膜。残膜回收后,种子发芽率、出苗率提高,村容村貌也整洁了很多。”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回收残膜50余吨,农田残膜回收面积1.4万余亩。
沙雅县供销社党组书记罗旭东说:“以前,没有残膜回收合作社,农民要么不清理耕地里的残膜,要么将残膜烧掉或者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对环境和耕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现在好了,县里引进了残膜回收企业,建立了合作社,激发了农民回收残膜的积极性,避免了残膜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控制了白色污染。”
目前,沙雅县已回收完成农田残膜20余万亩,通过实施10万亩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项目示范带动全县残膜回收预计可达196万亩,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 多方发力,破解蓄电池回收难题2020 / 01 / 03
- 动力电池回收试点示范论坛10月即将开幕2019 / 09 / 27
- 北京节能超市“818绿色回收”成功举办2019 / 08 / 16
- 完成铅蓄电池回收目标须落实主体责任2019 / 08 / 16
-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亟待转型升级2019 / 05 / 3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