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目前多地密集出台政策,重点聚焦散煤清洁化替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结构调整。
根据国务院2018年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监测数据也显示,2019年全国仍有多个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未达标。尽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排放总量等9项约束性指标,已有7项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碳排放强度接近完成,但优良天数比例达标仍面临较大压力。
为完成攻坚任务,山西、河北、四川等地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相关治理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主要内容。如石家庄提出,强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市禁止新建、扩建耗煤项目,因为产业发展和民生需要新增耗煤项目的,全面实施煤炭2倍量削减替代。
四川划定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涉及成都、自贡等15个城市。按照要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将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保标准、环境监管制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加强联防联控。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努力形成与大气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发展格局、城市格局。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二季度将在常态化大气减排基础上,全力开展两项重点行动:一是启动臭氧污染防控行动;二是启动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行动。
京津冀“2+26”城市、长三角及汾渭平原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三大重点区域,围绕这三大重点区域,生态环境部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定点帮扶。
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局长曹立平此前透露,今年攻坚行动将聚焦京津冀周边和汾渭平原重点区域的39个城市,同时拓展到苏皖鲁豫等非重点区域。继续做好秋冬季重污染联防联控和应急响应,同时推进夏季时段的“冬病夏治”和臭氧管控。实施重点行业与特色行业相结合,除了紧盯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还关注造成臭氧污染的石化等行业。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也表示,今年,生态环境部将突出“三个治污”,即强化精准治污、实施科学治污、坚持依法治污。其中,强化精准治污、打赢蓝天保卫战为重中之重,确保完成优良天数比例等约束性指标。(来源:上海证券报)

-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公布2020年3月份群众投诉重点环境问题处理情况2020 / 05 / 06
- 生态环境部:秦岭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总体良好2020 / 04 / 30
- 生态环境部:2020年环境违法举报奖励预算总额逾千万2020 / 04 / 27
- 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落实落细监督执法正面清单2020 / 04 / 26
- 首部地方生态环境监测法规5月起在江苏施行2020 / 04 / 26









- 华为旗舰新品,生而不凡、敬...
- 国家发改委:一季度全国全社...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