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24亿助青海省打造海绵城市等地下设施
2016-05-26 10:50  · 来源:西宁晚报  · 作者:芳旭  · 责编:节能环保

  近日,记者从青海省财政厅获悉,西宁市、海东市分别成功入围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和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后,中央财政将给予专项资金补助,2016-2018年连续三年,中央财政每年补助西宁市5亿元,海东市3亿元,共24亿元。

  海绵城市建设分三步走 

  随着西宁市正式入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该市将利用三年时间,打造西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区,海绵城市试点区东起新宁路,西至湟水路,北临青藏铁路,南到大南山山脊线,总面积21.61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将按照“治山、理水、润城”的海绵城市建设策略实施。

  “治山”——山体修复。西宁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城市山体修复工程只有一项,为西宁环城国家生态公园项目,建设面积达509.73公顷。

  “理水”——水系整治。试点区城市水系整治工程有3项,包括龙泉谷景区改造提升工程、湟水河河道清淤固岸工程、解放渠水岸景观带建设工程。

  “润城”——管网改造、内涝治理与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共有4项,主要工程包括第四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再生水厂的新建、积水点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

  19条地下管廊全面铺开 

  为了提升西宁城市品质,今年,总投资约44亿元的西宁市地下综合管廊一期工程全面铺开。项目将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热力、燃气、污水、雨水等八类市政管线全面入廊。一期工程共建设19条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约43公里。先期选择师大新校区片区和西川新城片区为示范区,师大新校区综合管廊实施高教路、学院路、泉湾路,呈F型,所有管线全部入廊,可全面解决师大新校区及周边地块市政管线需求。不仅可以消除“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现象,还可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是改善民生的百年大计。

  海东市入选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并争取到了2016-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资金9亿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