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以来,京津冀区域出现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到15日,北京、石家庄和廊坊等多个城市依然是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10月15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公布了本次污染过程的成因,风速低、相对湿度高,是污染物累积和二次转化的气象原因;机动车和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硝酸盐,是推高PM2.5浓度的重要因素。
10月12日夜间起,大气污染物在太行山—燕山沿线城市开始逐渐累积,邢台、唐山等多个城市的PM2.5浓度先后达到重度污染。14日13时起,北京PM2.5浓度也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从区域风速分布图和相对湿度图上可以看到,12日夜间开始,区域内平均风速小于2米/秒,北京、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等城市相对湿度偏高,大于70%。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表示,高湿、静稳的不利气象条件,为大气污染物的累积和二次转化提供了“温床”,持续推高PM2.5浓度。
通过污染特征雷达图分析,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是PM2.5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同时,从颗粒物组分特征来看,本次污染过程中硝酸盐仍为北京PM2.5主要组分,硫酸盐、铵盐和有机碳组分也不容忽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分析,北京PM2.5浓度从12日中午开始持续升高,硝酸盐与PM2.5的浓度增长趋势一致,13日5时起硝酸盐在PM2.5中的质量占比超过40%,同期在天津、保定等城市也观测到类似特征。“这表明在不利气象条件下,机动车、工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硝酸盐是推高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
本次污染气团在京津冀还出现了明显“回流”过程。据72小时轨迹分析显示,北京本次近地面和500米高空的污染传输路径,均先经过北京或天津、唐山、沧州等周边城市,随后180度转向再折返回北京。北京本地排放积累的氮氧化物等与天津、唐山、沧州等地传输而来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氨等相互作用;同时,高空污染物向近地面沉降,与近地排放污染物相互作用,是造成近地面PM2.5浓度快速升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区域传输的二氧化硫、气态污染物的二次转化是本次北京PM2.5快速增长的另一重要原因。”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表示,由于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区域污染攻坚形势依然严峻。
尽管如此,经过努力,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已在好转。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指出,每年“十一”国庆节前后,京津冀都会出现类似的污染过程。今年已是近年来该时期最好的一次,直到13日,京津冀才出现今年秋冬季相对较重的一次污染过程。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最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16日午后,受北部冷高压影响,扩散条件自北向南逐步改善,区域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好转,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 国家大气攻关中心专家就春节期间重污染成因有关问题答记者问2020 / 02 / 03
- 山西“控煤”形势依旧严峻2019 / 08 / 01
- 污染重灾区:七成电池经非法渠道回收,正规企业争不过小作坊!2019 / 06 / 14
- 公众对日常污染风险认知不足2019 / 06 / 05
- 元宵节期间有97个城市出现小时重度及以上污染2019 / 02 / 2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