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民航局正式印发《民航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以来,首都机场高度重视,持续推进各区域的环保减排工作。目前,首都机场飞行区内运行各类保障车辆及非道路机械3700余台,尾气排放治理及推进新能源使用成为了重点工作内容。首都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多措并举,联合各家驻场单位持续推进落实车辆及非道路机械的减排治理工作。
首都机场加强飞行区内车辆的节能减排管理。
从点到面,推进车辆排放治理
首都机场飞行区内运行车辆及非道路机械3700余台,面对驻场单位数量多、汽/柴油车辆占比较高的现状,如何快速开展车辆尾气排放治理工作成为了首都机场飞行区的难题。“先组织车辆数量最多的十家驻场单位,对机场车辆减排工作进行沟通宣贯。”交通管理模块经理王冰松说道。飞行区管理部立即开展减排工作部署,联合国航地服、AMECO、BGS、海航地服等车辆总数靠前的驻场单位就民航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开展宣贯沟通,推动各单位制定车辆减排整改计划,并严格落实车辆改造工作,确保飞行区内车辆排放达标,杜绝出现冒黑烟、蓝烟等情况。
此外,飞行区管理部多次邀请北京市及顺义区环保局共同与首都机场各车辆使用单位开展减排宣传沟通,不断扩大宣贯范围,持续加强宣贯效果,增强各驻场单位政治意识,认识环保减排的重要性,稳步推进首都机场飞行区车辆尾气排放治理工作。截至目前,根据首都机场飞行区内各驻场单位车辆尾气改造计划,累计加装车辆减排或尾气回收装置2161辆。
首都机场加强飞行区内车辆的节能减排管理。
以电换油,提升新能源使用
“减少车辆排放的关键在于优化机场车辆结构,只有改变能源使用类型,才能从源头进行整治,改变向来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飞行区管理部副总经理高秋悦在排放治理研讨会中说道。
为加强首都机场车辆减排效果,推动新能源使用普及,飞行区管理部自2018年7月1日起,通过修订管理制度已明确停止受理燃油通用类型车辆的准入申请,只接受新能源车辆准入。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特种车中除特殊情况车辆外,也只接受新能源车型准入。
目前,首都机场飞行区内运行新能源车辆323辆,电动汽车使用单位超过20家。2019年,飞行区内共新增电动车125辆,年增长率38.7%。其中,新增特种车6辆,新增通用车119辆。
严格对标,加强排放管理
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版车辆排放检验检测通知要求,为响应执行新版车辆排放限值及检测标准,首都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依照国家新版要求引进新的车辆检测机构,优化更新车辆检测设备,开展场内车辆年度检验工作。截至10月,各驻场单位已通过检测的车辆共3205辆,其余车辆将在今年内完成检测工作。
此外,为做好场内车辆运行的日常监管工作,确保首都机场飞行区内运行车辆尾气排放持续达标,飞行区管理部在日常车辆安全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辆尾气检查,对车辆的排放状态进行查验。如发现车辆尾气排放不合格情况,依据《首都机场交通管理业务手册》要求,对车辆开具复检单,车辆所属单位按要求完成整改后再次进行车辆检测,通过检测后方可正常使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都机场飞行区将以更高的标准持续开展飞行区内车辆尾气排放治理工作,优化飞行区内车辆结构,加快高排放老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淘汰,推进各类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 环保风云下 清新环境的变与不变2020 / 02 / 17
- 中钢协将推动差别化“环保限产”和“错峰生产”2020 / 01 / 14
- 南极臭氧洞恢复时间或将延迟十年以上2019 / 12 / 23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 年度《排放差距报告》2019 / 11 / 28
- 强化源头管控,北京建立移动源新车全过程管理体系2019 / 08 / 0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