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来自风能、太阳能、核能等零碳排放的能源,以及通过海底互联装置进口的能源,所产电量占英国全年电力生产量的48.5%,化石能源发电占比为43%,其余8.5%来自生物质能。英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领跑,源于其在政策、创新、科研等方面的多管齐下。
1952年,伦敦的“雾霾事件”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让英国民众开始反思工业革命后大量使用煤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直接催生了《1956年清洁空气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逐步调整发电燃料的配比,进一步降低煤炭的使用,不断提高天然气以及新能源的应用比例。2013年,英国开始实行碳定价。英国奥罗拉能源研究机构表示,在2013年引入该机制前,煤炭占英国总发电量的50%。此后燃煤发电量逐步下降至历史低点。2017年英国曾实现了工业革命以来首次全天未使用燃煤。
为了进一步发展低碳能源,英国大力支持创新,鼓励低碳排放企业的发展。据统计,英国约有143万个低碳行业的工作岗位。2015年,英国政府还引入了可再生能源“差价合约”这一创新手段,鼓励新能源的应用。在这一框架下,新能源发电企业按照“执行价格”来向电力供应商出售电力。当电力价格低于执行价格,供应商将为新能源企业提供补贴,而当电力价格高于执行价格时,新能源企业则要进行偿还。这一机制有助于平衡新能源发电早期高昂的装机成本,在一段时间内稳定电力价格。这种保障新能源投资者收益的做法,也有利于引导资本流入新能源发电领域。去年9月,英国政府宣布了第三轮“差价合约”的投产项目。英国政府已承诺,在2025年之前终止能源系统中煤炭的使用,并且在2050年实现碳的净零排放。
英国的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也走在世界前列。英国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能力最高的国家之一。不久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科研团队,通过大数据模拟风力发电场中风车的发电效率发现,将该发电场的风车全部开启,处在前列的风车叶片转动所产生的气流,会大大影响后面风车的工作效果,其发电效率并不高。如果有选择性地开启部分风车,发电效率反而能够提升50%左右。帝国理工学院教授帕拉西奥斯告诉本报记者:“高性能计算机帮助我们为风力发电场中极为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场景建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为特定风力发电场的风车设置进行设计,从而降低发电成本。”正是这样的研究项目,不断推动着英国在新能源研发领域的创新。

- “华龙一号”英国通用设计审查正式进入最终批准阶段2020 / 02 / 13
- 碳税助力英国燃煤发电比例显著下降2020 / 02 / 07
- 英国计划2035年前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车2020 / 02 / 05
- 中英携手绿色金融 推动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2019 / 12 / 09
- 英国30年来首个深井煤矿项目获批,媒体:给绿色事业“抹黑”2019 / 04 / 0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