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会展文字
走出去!征战海外天地宽
——中国石化石勘院海外技术支撑十年工作纪实
2019-12-31 16:01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  · 责编:王长尧

  10月25日,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举办的国际油气勘探高端论坛堪称“群英荟萃”,海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的专家汇聚一堂,把脉海外油气勘探方向,这在石勘院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

  类似的论坛,在石勘院每年都要举办几次。“通过一次次的献智、献策、献技,提升我们的认识,凝聚我们的共识。”在院长、党委书记郑和荣看来,中国石化海外勘探大发现、大突破、大发展,石勘院提供科技有效供给责无旁贷。

  初心不改的执着追求

  部室,从一个海外研究中心到“五所一室”;支撑,从单纯海外项目收购到如今集新项目评价、在实施项目技术支撑、资产后评价与转让、海外规划与发展、油价预测及战略智库等全方位支撑……十年间,石勘院紧跟集团公司海外发展战略需求,贴近生产、转型发展,为实现中国石化上游资源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2009年,中国石化提出“打造海外上游半壁江山”。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满足中国石化海外快速发展的需求,石勘院立即行动,调整了海外技术支撑机构,在海外研究中心基础上建立“核心层”+“紧密层”的海外支撑体系,从全院抽调300人组成海外支撑核心层,与各研究所组成的海外支撑团队,紧密配合。

  团队成立后,一系列动作随之展开:先后协助收购了Galp、Apache等一批大型项目,并为ADDAX等11个在实施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石化海外权益油产量由2010年的1840万吨快速增长到2014年4092万吨。

  与此同时,石勘院从支撑海外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全面启动海外人才培养计划,持续深入开展“迎三新、强三基、过三关、促三变”活动,大力提升海外技术支撑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一支适应海外工作需要、能打硬仗的技术支撑队伍逐步建立起来,成为海外科研支撑的中坚力量。

  海外的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2014年油价急转直下,围绕中国石化海外扭亏脱困、海外资产优化,石勘院通过科技攻关,与国勘公司组建联合支撑团队,深化Addax核心资产喀麦隆、安第斯项目、安哥拉、巴西深海、北美非常规等重点项目支持,为新时期中国石化海外上游业务的扭亏脱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纵观石勘院支撑海外的重点,无不伴随着中国石化不同时期的海外发展定位进行调整。”常务副院长冯志强说:“如今的石勘院,正以集团公司党组提出的三大办院方向为指引,以强大的科研实力支撑海外发展,既当好集团公司、国勘公司海外发展的高参,又当好国勘海外分公司技术支撑的‘主力军’。”

  今年以来,石勘院介入安哥拉等4个海外公司的合同调整谈判和价值评估,在安哥拉15/06区块部署6口探井的建议获得采纳,3口获重大油气发现,1口日产达到100吨以上。在安第斯南区,项目累计为中国石化净收益3.8亿美元,2019年实现开发井钻井成功率100%,两口日产千桶井,新井平均初产超500桶/天的优异成绩。在喀麦隆项目中深层论证部署探井、评价井3口,Fox Z H13井日产2300桶/天,可带动海上老油田重换新春。

  聚焦应用的技术突破

  10个勘探开发技术系列、2个快速评价体系和辅助决策体系,依托这些技术,对安第斯、安哥拉、喀麦隆、巴西等重点项目深入开展技术集成应用和科技攻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主研发的海外油气项目快速评价协同工作平台,实现评价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和协同化,应用以来系统评价了929项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涉及全球5大资源区、27 个国家……

  十来年,石勘院聚焦影响海外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强技术成果在海外的推广应用,受到项目公司及合作者的广泛认可,成为助推海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信息化建设是技术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石化海外项目近50个,投资规模大,资源类型多,合同模式复杂,盈利能力差异大。石勘院自主研发“海外开发项目多目标优化组合系统”,具备适用性广、实用性强、方案容量大、计算速度快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2017年和2018年滚动规划方案编制,设计组合方案60余个,实现投资优化约50亿美元。

  在支撑海外现场领域,石勘院自2006年支撑厄瓜多尔安第斯南部区块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以来,针对南部区块油藏特点和技术难点,持续攻关并逐步完善了低幅构造精细解释、薄砂岩储层预测、复杂岩性测井解释与综合评价等6项高含水低幅构造薄砂体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实现对安第斯公司南部14和17区块主力油田的全面常态化生产支撑。2019年南区日均产量从2018年的不足万桶,上升到目前13000桶/天。

  在前沿性项目研究方面,石勘院组建团队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突破。巴西深海项目是一个具有世界级难度的“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高回报”前沿性项目,也是中国石化海外重点领域之一。

  石勘院通过组建多学科、跨部门的一体化支撑团队,短短几个月就在湖相微生物岩储层评价、复杂碳酸盐岩地质建模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认识。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深海大型碳酸盐岩油藏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提出有利区带与目标11个,参与论证6口井获高产,新增权益可采储量2189万吨、3C资源量1861.2万吨。

  无缝链接的全面融入

  Addax项目是中国石化2009年底收购的项目,资产大,分布国家多,国际化程度高,产量占据中国石化海外的“半壁江山”,技术支撑的好坏对海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1年,石勘院抽调精兵强将,组织成立了ADDAX 研究所,但是项目启动之初却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必须和外方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技术流程、软件平台和语言。Addax所科研人员袁井菊说:“我国石油工业技术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有较大差异,对于每个技术流程,外方都制定了详细的规范,而这些我们是不完善的。”

  一切从零开始。时任Addax所所长王光付态度坚决:“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有人才,有技术,一定要在项目上站稳脚跟。”随后,所里立马选拔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赴日内瓦了解外方的规范与流程的同时,所里又组织培训讲解,一条条逐一贯彻。最终,ADDAX公司CEO赞赏Addax所已经成为ADDAX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额实现领导初期设定的目标。

  对于刚刚走出去的石勘院海外人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摆在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如何与国际石油大公司接轨。而全方位无缝接轨的运行模式,煅造了一支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海外尖兵团队。

  安哥拉项目是现场支撑项目,需要时时跟踪、分析生产动态、钻井效果。在一次赴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技术交流中,团队通过罗安达与北京轮流工作、无缝链接,在五天中准备8个报告、4个技术交流和2个培训,“连轴转”圆满完成汇报任务。

  为了在中国石化收购美国Chesapeake公司密西西比灰岩资产50%权益的项目中赢得话语主动权,新项目评价团队广泛搜集研究美国非常规油气交易案例,反复检查财税条款,分析成本构成,类比分析卖方报价的合理性。最终,项目圆满结束,Chesapeake公司主动松口,成交价格仅为初始报价的1/10。

  融入海外,有时还面临巨大危险。2013年初,美国Apache公司有意出售其埃及资产的1/3权益,资产规模巨大,机会千载难逢。然而一场阿拉伯之春革命让整个埃及陷入动荡,为了把握收购良机,时任项目评价所所长李朝霞决定带队前往。2013年11月,埃及项目顺利完成交割,中国石化首次闯入埃及。项目交割运营以来,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即便在低油价下也储增产稳,每年为中国石化贡献2-3亿美元的净现金流。(程力沛 陈兴雷 )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