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会展文字
助力打造“风电产业之都” 绘就海上风电发展新蓝图
2020-06-10 11:58  · 来源:中国海装  · 作者:  · 责编:李云鹏

  6月8-9日,2020中国(南通)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大会在江苏南通成功举办。作为国内海上风电领域的先行者和最早落户南通的整机厂商,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装”)应邀参会。

  

       会上,中国海装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满昌在讲话中表示,中国海装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海上风电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发展和壮大的全过程。未来,中国海装亦将充分贯彻中国船舶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依托“双子星”科研平台(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做优做强风电产业链,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南通市打造“风电产业之都”,同时为国家能源转型、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致力于成为海上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作为中国船舶集团四大产业之一——应用产业的支柱企业,中国海装依托集团海洋工程领域的深厚底蕴,在海上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作为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双子星”科研平台,中国海装在海上风电自主创新领域持续引领,创造了一系列全国和全球第一。

  早年间,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面临一系列掣肘因素的背景下,中国海装率先打开局面,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MW海上风电机组,并在南通首次批量化应用,运行数据持续领跑整个风电场。其中H171-5MW海上风电机组更是创造了当时三类海上风区3900小时的世界纪录。而目前国内已投产的最大容量海上风电场——如东H3海上风电项目,首批5MW机组已于近期成功并网发电。

  当前,中国海装正在由单一的设备制造商,向“以最佳内部收益率为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变。

  机组开发方面,中国海装现已拥有5MW、6.2MW平台系列机组,8MW机组和10MW机组即将下线。同时,依托“双子星”平台,中国海装在海上前沿技术和浮动式海上风电机组领域也已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海洋工程方面,中国海装与大型造船厂合资设立了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公司,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海上风电施工技术,通过先进的海上风电施工船和运维船,形成一体化的设备安装能力。

  此外,中国海装与国家气候中心联合打造了风资源评估系统——LIGA平台,具备风资源评估、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智能健康管理功能,为整体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我们具备全产业链配套体系显著优势

  当前,风电行业发展面临转型,可靠的供应链体系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之一。在中国船舶集团的战略引领和大力支持下,中国海装在系统内打造了风电叶片、齿轮箱、发动机、塔筒和控制系统等关重部件在内的全风电产业链,并持续锻造产业链核心硬实力。

  目前,中国海装已集成了中国船舶集团优质稀缺供应链资源,实现了跨平台零部件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具备了完善的技术同源、产品同线的全产业链配套体系,形成了具备竞争力的完备供应链体系。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疫情之下,面对风电抢装潮,中国海装的全供应链体系优势突显。中国海装打通内部体系,全力保障生产交付,从计划、采购、交付、质量管理等方面,对从供应链到客户端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集成管理,确保交付。

  “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5MW及以上大型海上风电机组装机及并网规模中国海装位列第一,目前我们车间主制的就是H171-5MW机型。” 会议当天,与会嘉宾前往中国海装江苏公司生产车间参观时,工作人员介绍道。

  日前,《南通市打造风电产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印发。《通知》明确,将南通市打造成为风电产业之都,形成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中国海装有意愿有实力更有责任助力南通市打造“风电产业之都”,携手绘就海上风电新蓝图,共同推动海上风电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