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联供系统燃气发电机组国产化
2014-06-09 16:53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北京恩耐特张冲  · 责编:系统管理员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简称CCHP)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燃气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电力满足用户的电负荷,系统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由于其具有能源综合利用率高 、能源供应安全性高 、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电力和燃气双重削峰填谷等优良特点在国内得到行业的认可并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天然气三联供系统逐步迈入商业化运营模式,天然气价格、上网电价、项目总投资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整体收益,暂且不谈天然气价格、上网电价,仅三联供项目总投资额高就将很多投资方拒之门外,直接影响甚至约束了天然气三联供的发展。

  造成三联供项目总投资额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目前造成国内天然气三联供系统总投资额高的主要原因是系统的主要设备——燃气发电机组依赖进口。降低三联供项目总投资额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燃气发电机组的国产化。根据目前三联供行业结合市场情况进口燃气发电机组的单位造价为4000~5000元/kW,国产燃气发电机组的单位造价为2000~3000元/kW。

  那么单位造价悬殊如此之大,为什么系统不选择国产机组?三联供行业内对国产机组有单机功率小,与同等进口机组比效率低,故障率高,后期维护成本高的看法或者疑议,导致投资方出于对三联供项目整体风险考虑,技术成熟的进口机组成了项目的唯一选择。然而这样的抉择也影响甚至阻碍了国产机组的发展。如此循环,国产机组没有实际商业运行的平台,没有实际运行数据支持机组的技术改进、提高,好技术也得不到行业的实际验证和认可;国产机组没有被认可前,作为三联供投资方仍然要面对燃气发电机组依赖进口、较高的总投资额三联供现状。显然,燃气发电机组的国产化将为三联供项目的投资者乃至整个国内三联供行业带来空前的发展,对于燃气发电机组国产的厂家自身而言带来的市场、收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如何能突破燃气发电机组国产化目前的僵局呢?当然燃气发电机组国产化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材料的改革、各系统的改革、整体技术性能的改革等等,但是这些改革发展的前提是国产机组真正运行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去,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第一手资料实施经验、运行数据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机组国产化进程。笔者认为在目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如果将进口燃气发电机组与国产发电机组混编设置,可以推进燃气发电机组国产化进程。

  进口与国产燃气发电机组混编设置共同组成完整的燃气三联供系统的模式:进口机组担任三联供系统重要负荷部分(系统的60%-80%,或者单纯的用户保障负荷),国产机组担任三联供系统的其余负荷部分。如此设计的三联供系统方案对各方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收益:相对于全部采用国产机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对于投资方这样混编可以降低全部依赖进口机组的总投资额(由于为国产机组商业运行提供实际实验平台,国产机组厂家应给投资方更好的售后服务保障和优惠,需要共同商榷);对于国产机组设备厂家,不仅有了实际的运营平台和试验平台,更为机组的研发提供了依据,开拓国内三联供行业市场。

  中大型国产燃气发电机组目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比进口机组技术上确实存在差距没有进入成熟商业运营阶段,但是三联供行业发展需要燃气发电机组的国产化。国产和进口燃气发电机组混合编制设计将促进机组的国产化进程,然而燃气发电机组国产化又将进一步促进国内燃气三联供的发展,这是一个走人了中国特殊市场经济发展正常的良性循环轨迹。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