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上升至我国的国家战略的高度,依靠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长久以来的汽车强国梦已成共识。在产业各界的协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从产销规模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比重已超过50%;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9万辆和6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7%和51.4%。保守估计,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会达到70万辆左右,截止2017年保有量将会突破170万辆左右。
新能源汽车销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然而,在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前端、中端等方面的巨大进步,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后端滞后的实际状况。
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目前我国共建成公共充电桩约18万个,加上私人充电桩数量,总的车桩比约为4:1,这远远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正常充电需求。在产业前端和中端突飞猛进的形势下,后端滞后的瓶颈制约现象正日益突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充电桩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表明,虽然充电桩数量在快速增加,但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规模仍然大幅高于充电桩数量的增长规模,也就意味着车桩之间的缺口仍在不断扩大。以2015年和2016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公共充电桩数量增加了10万个,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却足足增加了17万余辆,仍然没有达到1:1的同步增长,同时还增加了7万的缺口。
我国充电桩保有量情况(单位:万个)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可见,充电桩急须跟上节奏。国家能源局便出台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文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了2015-2020年分类型、分区域的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目标。其中,着重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要想有未来,就必须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推进,必须实现公共充电与私人充电的协同推进,必须实现市区与市郊的协同推进,必须实现充电技术与充电服务的协同推进。只有做到这四个必须,才不会在2020年政策大规模退出后大面积失去消费者信赖,否则,将彻底失去未来!

- 中美领衔电动汽车发展2018 / 02 / 26
- 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2017 / 01 / 16
- 中国新能源车发展迅猛但仍有短板2015 / 12 / 02
- 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3倍 行业拐点显现2015 / 04 / 13
-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3.5万辆2014 / 05 / 12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