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精品栏目>汽车
战略合作京东物流 智充科技“城市充电合伙人计划”进军物流充电领域
2018-10-19 17:15  · 来源:  · 作者:  · 责编:卢奇秀

   10月18日,在北京亦创会展中心举办的“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北京智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充科技”)与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物流”)就新能源物流车充电服务达成深度合作。 

  作为行业领先的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智充科技通过为本地土地、电力资源所有者提供智能、便捷的软硬件支持,灵活解决了当前电动汽车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充电难题,也为车队运营商和本地资源所有者创造了全新的价值。继全国“城市充电合伙人计划”发起之后,此次合作是智充科技向物流领域迈进的坚实一步。 

  合作达成后,智充科技将与京东物流携手建设全国性物流充电网络,为电动化时代京东的自营新能源车辆及庞大的第三方新能源车队提供完善、高质量的充电配套服务。双方还将在物流行业的电动化转型与升级、新能源物流车充电服务平台搭建、利用充电数据系统综合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展开合作,打磨形成行业标准并拓展至公共充电领域,实现“共筑生态、协同发展”。 

  随着新能源物流车辆比重的增加,充电资源和充电成本成为物流企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据智充科技保守预期,五年内全国电动物流城配车辆保有量将接近100万辆。以车桩比4.5:1粗略估算,对应直流充电桩需求届时将超过20万台,约占全国直流桩总需求量的五分之一。未来随着运营里程增长,新能源物流车辆成本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车辆更替加速,物流领域的充电需求将继续大幅增长。 

  一年以来,京东物流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建成了规模化的新能源车队,其中进出北京的自营城配车辆已经全面更换迭代;未来两年,京东物流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自营新能源车辆全面替换,还将通过补贴等激励措施,在下一个三年期内逐步更替体系内几十万辆第三方运营车辆。 

  物流板块也是智充科技“城市充电合伙人计划”的重要分支。此次通过与京东物流的战略合作,将深入绑定和服务物流车队,为 “城市充电合伙人”场站提供了稳定的充电车流和充电电量保障,降低了场站投资和运营风险。在平时的夜间时段和“618”、“双11”等重要电商活动期间,“城市充电合伙人”社会化场站的充电资源也将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 

  通过与京东物流的深入合作,针对物流车辆特有的作业模式和服务需求,智充科技将联合全国的“城市充电合伙人”,结合“软硬云一体化”智能充电解决方案、各方资源优势及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精进和创新充电及“充电后”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场站服务能力和行业竞争力,打造最高效、便捷的全国物流车辆充电网络,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将合作进一步拓展至公共需求领域。 

  更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将推动车辆运行、司机调度、充电支持等各服务网络协同一体,实现线下产品生态的“智能运营”。智充科技的云端运营管理平台也将在车辆引流、电池健康管理、充电线路规划、充电阶梯费用管理、充电时段管理、充电场站成本/收益分析及预测等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对未来能源变革的深刻洞见,智充科技用颠覆性的设计和理念,引领着“智能设备+分布部署+云端服务”的全新物联网充电服务潮流,帮助各类充电运营商快速、低成本建设充电站,并利用平台系统提高运营效率,实现充电站运营利润最大化。目前,智充科技已在全国各地交付近三万台交、直流充电设备,其“城市充电合伙人”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从吉林延吉到海南,构建起一张全国性“智能”能源补给网络。 

  据不完全统计,智充科技充电设备的月均供电量已经超过700万度,服务超过120种电动汽车车型。“城市充电合伙人”场站的平均设备利用率已接近60%,远远超过不到15%的行业平均水平。个别“城市充电合伙人”场站甚至仅在半年之内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全面实现盈利,打破了充电运营盈利难的业界魔咒。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