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精品栏目>汽车
华为抢滩智能网联技术市场
2020-08-26 16:44  ·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黄珮  · 责编:李云鹏

  在探索汽车智能系统的道路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从不掩饰自己积极布局、抢占市场的勃勃野心。

  近日,华为先是被传出新增“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 “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交通信号灯的识别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和智能车”三项汽车智能系统相关专利,用以布局自动驾驶;后又正式公布了华为鸿蒙车载系统,加速布局车联网。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迎接汽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结合自身在ICT技术的积累,聚焦在开发工作量大和难度大的数字平台基础要素。”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坦言,华为不造车,但未来将携手产、学、研与各领域伙伴协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多项汽车智能化专利曝光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为新增三项专利信息,分别是“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 “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交通信号灯的识别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和智能车”。其中,“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与“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的申请日期分别为2017年6月和2017年4月,公开日期为2020年8月。

  华为公布的专利资料显示,“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在实施案例中,终端设备可根据车辆外部环境数据和初始定位精度确定机动车辆的目标驾驶参数;“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可增强智能汽车在恶劣天气下的控制稳定性,提高智能汽车的安全系数;而“交通信号灯的识别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和智能车”则涉及人工智能AI领域。

  然而,拥有多项先进技术的华为并没有停止探索汽车智能化的脚步,8月中旬,其又正式发布了华为鸿蒙车载系统,其中包含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和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三项内容。

  王军透露,目前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已有大量开发,而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可支持包括恩智浦等在内的芯片供应商。跨域集成软件框架VehicleStack可对鸿蒙座舱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和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进行控制管理。

  智能化“朋友圈”持续扩大

  事实上,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早已开始,今年更是动作频频。据公开资料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为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4年,华为开始设立车联网实验室,布局汽车相关业务。2019年5月,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定位为“面向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责任主体,将华为的ICT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提供增量ICT部件和解决方案”。

  今年1月,HuaweiOctopus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正式上线;2月,德国莱茵TUEV集团向华为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颁发了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认证证书,该标准是全球电子零部件供应商进入汽车行业的准入门槛之一;4月,华为的直流快充模块hicharger发布;5月,华为联合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北汽集团等18家车企成立了“5G汽车生态圈”,旨在推动汽车领域AI、5G技术的发展;7月,全球首款搭载华为5G技术的量产车型——比亚迪汉正式上市。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为HiCar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0家,包括奥迪、一汽、广汽、北汽、奇瑞、江淮等车企,合作车型超过120款。

  “未来5年,华为将投资100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通过网络架构重构来解决面临的多项待解问题,面向智能汽车的连接、车载计算、自动驾驶等都是车联网的重要方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表示。

  运营主体不明成行业最大挑战

  “在政策支持、技术发展以及成本下降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自动驾驶已成下一个技术应用落地的风口,华为作为世界一流的通信企业,积极布局相关领域,可有效推动中国汽车行业‘新四化’不断进步。”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前中信证券曾预计,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营收有望在未来十几年内达到500亿美元的量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业内已有不少企业在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路上,仍存在不少障碍。

  “目前车联网最大的挑战是没有明确和强大的运营主体。现在基本是各个地方政府与几个企业合作搞创新试点,还有很多地方过多关注招商引资,并没有完全聚焦在车联网的建设和运营上。”华为C-V2X车路协同领域总经理缪军海指出。

  此外,产业链尚不完整,核心技术积累不足也是目前阻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芯片、操作系统、计算平台等核心部件上,类似于中兴、华为等高技术产品断供的情况对产业影响很大;车企普遍在高性能传感器、线控底盘、汽车AI等核心领域技术积累不足,研发投入比例偏低。”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博认为,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法律法规标准、商业模式以及产业生态等都还有待健全,而智能路网基础设施投资大、周期长等问题也同样制约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的真正到来,需要的不仅仅是行业内和跨行业的合作,更需要全社会的合作。”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在推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像华为那样的高技术企业,更需要政府、企业的跨界合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走向我的小康生活.jpg
34e1ed201302e35c880cd976cf7a656.pn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