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设>工程动态
运用BIM模拟、无人机航拍、远程视频监控、扫二维码,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
智能技术保安全这样做到的
2017-09-19 11:32  · 来源:《中国能建周刊》  · 作者:赖小风 特约通讯员 侯路路 李楠  · 责编:能建周刊

   编者按

  保障施工安全,除了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之外,还能用高科技手段再上一道“安全锁”,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在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一期PPP项目(以下简称“综合管廊一期”)中做到了,他们用智能化方式,构筑起一道护佑安全的“铜墙铁壁”。

  中国能源网︱蓝白主色调相间,干净爽朗的项目展示区内,一对倒立起来的正方体,聚焦所有来访者的目光。

  7月16日8时,100多名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新入职员工,来到综合管廊一期项目部参观,员工刘旭阳一眼就看到正方体的6个平面上,醒目地显示着二维码。他拿出手机扫一扫,发现项目概况、安全管理、质量工艺等信息,立刻一览无余。“快来扫这个二维码,啥情况全都能看到!”刘旭阳惊喜地招呼大家。

  用扫二维码的方法,既对项目管理作宣讲,又当成必要的安全举措,是综合管廊一期项目部采用的安全管理新点子。

  对于施工距离长、作业分散、纯开放式的施工环境,综合管廊一期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其实也面临不小的挑战。怎么使“保安全”更入心入脑,更有效果,项目部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让科技领航,运用多种智能化手段,查隐患,抓整改,强技能,促进了全员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确保了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高标准保证项目快速推进。

  BIM模拟立体化管控。项目部秉承集约、智慧和生态的理念,首次使用BIM技术应用于生活与加工区施工总平面布置、多种施工方案选择、交叉口舱施工、安装设备防碰撞检查、运维管理等环节,通过BIM技术在这些环节上的运用,进行智能化模拟和漫游动画展示,实现了对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安全管控,促进了项目精益化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

  无人机航拍无死角监控。项目部率先使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安全监控,应用于项目汇报、建设管理、进度展现、作业资源投入、现场清表进展,安质环管理情况、防暑降温举措落实等。

  远程视频监控快速反应。前有视频探头,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现场问题;后有指挥中心,精准诊断,快速指令处置隐患。

  智慧工地系统提效率。项目部开发智慧工地系统,现场所有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实行二维码实名制管理,通过扫描安全帽上的二维码便可了解人员信息、三级安全教育情况及员工体检健康状况,方便管理;项目现场施工机械、原材料、工艺成品也均采用二维码进行管理,在智慧工地系统中进行实时显示,及时掌握现场安全状况,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

  微信群交流互动增强技能。项目部组建微信群,邀请安全管理人员入群,每天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分享,针对工作规范、标准等进行互动学习交流,同步发送安全形势、法律法规解读、知识问答、阶段重点等信息,让手机成为宣传栏,管理者成为宣讲员,保证了观念引导直达基层、直到岗位,使大家共同分享安全“红利”。

  此外,项目部还引入“安培在线”和“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两大安全教育培训工具,搭建“互联网+安全”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丰富安全培训内容,明确规范、严格标准,切实在安全管理中做到“严、细、实”。

  一系列智能化措施的推行,促进了项目安全管理的全面升级,呈现出“创新发展、模式多样、全员提素、安全可靠”的良好态势。
       项目简介

  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PPP项目是国家财政部、住建部双示范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与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项目主要包括合肥市高新区明珠大道、将军岭路、彩虹西路、鸡鸣山路、柏堰湾路、习友路及火龙地路等7条规划或新建道路沿线综合管廊和1个控制中心,总长达20.29公里。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