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保障施工安全,除了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之外,还能用高科技手段再上一道“安全锁”,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在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一期PPP项目(以下简称“综合管廊一期”)中做到了,他们用智能化方式,构筑起一道护佑安全的“铜墙铁壁”。
中国能源网︱蓝白主色调相间,干净爽朗的项目展示区内,一对倒立起来的正方体,聚焦所有来访者的目光。
7月16日8时,100多名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新入职员工,来到综合管廊一期项目部参观,员工刘旭阳一眼就看到正方体的6个平面上,醒目地显示着二维码。他拿出手机扫一扫,发现项目概况、安全管理、质量工艺等信息,立刻一览无余。“快来扫这个二维码,啥情况全都能看到!”刘旭阳惊喜地招呼大家。
用扫二维码的方法,既对项目管理作宣讲,又当成必要的安全举措,是综合管廊一期项目部采用的安全管理新点子。
对于施工距离长、作业分散、纯开放式的施工环境,综合管廊一期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其实也面临不小的挑战。怎么使“保安全”更入心入脑,更有效果,项目部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让科技领航,运用多种智能化手段,查隐患,抓整改,强技能,促进了全员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确保了安全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高标准保证项目快速推进。
BIM模拟立体化管控。项目部秉承集约、智慧和生态的理念,首次使用BIM技术应用于生活与加工区施工总平面布置、多种施工方案选择、交叉口舱施工、安装设备防碰撞检查、运维管理等环节,通过BIM技术在这些环节上的运用,进行智能化模拟和漫游动画展示,实现了对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安全管控,促进了项目精益化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
无人机航拍无死角监控。项目部率先使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安全监控,应用于项目汇报、建设管理、进度展现、作业资源投入、现场清表进展,安质环管理情况、防暑降温举措落实等。
远程视频监控快速反应。前有视频探头,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现场问题;后有指挥中心,精准诊断,快速指令处置隐患。
智慧工地系统提效率。项目部开发智慧工地系统,现场所有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实行二维码实名制管理,通过扫描安全帽上的二维码便可了解人员信息、三级安全教育情况及员工体检健康状况,方便管理;项目现场施工机械、原材料、工艺成品也均采用二维码进行管理,在智慧工地系统中进行实时显示,及时掌握现场安全状况,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
微信群交流互动增强技能。项目部组建微信群,邀请安全管理人员入群,每天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分享,针对工作规范、标准等进行互动学习交流,同步发送安全形势、法律法规解读、知识问答、阶段重点等信息,让手机成为宣传栏,管理者成为宣讲员,保证了观念引导直达基层、直到岗位,使大家共同分享安全“红利”。
此外,项目部还引入“安培在线”和“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两大安全教育培训工具,搭建“互联网+安全”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丰富安全培训内容,明确规范、严格标准,切实在安全管理中做到“严、细、实”。
一系列智能化措施的推行,促进了项目安全管理的全面升级,呈现出“创新发展、模式多样、全员提素、安全可靠”的良好态势。
项目简介
合肥高新区综合管廊一期工程PPP项目是国家财政部、住建部双示范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与安徽电建一公司承建,项目主要包括合肥市高新区明珠大道、将军岭路、彩虹西路、鸡鸣山路、柏堰湾路、习友路及火龙地路等7条规划或新建道路沿线综合管廊和1个控制中心,总长达20.29公里。

-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龟兹矿业:用好安全“三字诀”2019 / 07 / 31
- 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零事故”背后的“安全”文化2018 / 08 / 08
- 安康水电厂实现连续安全生产6700天2018 / 01 / 23
- 安全管理应让员工有更多“话语权”2017 / 11 / 16
- 平煤风水沟矿圆满完成10月份产销任务2017 / 10 / 31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