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设>工程动态
智慧设计扮靓冬奥迎宾廊道
2017-11-27 16:54  · 来源:《中国能建周刊》  · 作者:特约通讯员 陈勇熙 李燕  · 责编:能建周刊

   中国能源网︱北京至张家口G6高速公路,途径八达岭长城、康西草原等风景名胜区,被称作京张奥运迎宾廊道。沿线两侧,在起伏的山地上,精准布设光伏面板,中国能建旗下的中电工程华北院(以下简称“华北院”)的设计人员用小程序解决了大问题。

  11月11日,京张奥运迎宾廊道光伏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该项目由华北院设计,装机容量500兆瓦,建设3座220千伏变电站,1回220千伏线路。这是目前华北院所承接的规模最大、场地最复杂的山地光伏项目。

  规模大使场区设计工作量成倍增长,复杂的地形更增加了难度:支架上的光伏组件要求冬至日太阳9时至15时无遮挡,但地形起伏,组件间相对位置错综复杂,阴影遮挡难以计算,各个光伏发电单元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

  没有专门的山地光伏设计软件,华北院设计人员就凭借双眼对地形图作判断,将可用地形圈出后,划分为多个朝向和坡度大致统一的地块,分别判断其坡度和坡向,模拟计算阵列间距、填充光伏方阵,最后处理区域相交处的方阵。

  然而,第一步实施就产生上千个地块,随后的工作量数倍增加,还必须保证设计进度,这样下去,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

  这是为冬奥会设计绿色能源项目,一定不能耽误。能不能将工作数字化,让计算机代替人工重复性劳动,设计人员决定着手编制一款专用软件。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公式、算法没有成品可参照,需要一遍遍尝试、推导,计算结果也要反复验证。这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设计人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这厢抓紧编制软件,那厢工作同步推进。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分出轻重缓急,开发一个应用一个,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随时改进、优化。

  随着项目推进,软件开发不断完善,设计效率逐步提升,《山地光伏选址及布置软件》逐渐成形,智能布置、智能分区,再结合另一款由华北院自主研发的电缆布置软件,项目由“不可能完成”变得“指日可待”。

  有了这款实用型专属软件的帮助,华北院将施工周期从180天缩短到60天,为业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光伏组件如期精准合理布置在山坡上,奥运廊道上呈现出一抹亮丽的风景。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