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设>工程动态
不断创新编织银线传奇
2017-12-11 16:46  · 来源:《中国能建周刊》  · 作者:特约通讯员 王平  · 责编:能建周刊

   中国能源网︱有着近60年积淀的中国能建山西院(以下简称“山西院”)在电网领域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设计能力,尤其在采空区基础设计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智能化变电站设计技术、GIS技术以及航拍选线技术等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主编采空区设计技术规范 

     山西是煤炭大省,输电线路大多经过煤矿采动影响区或计采区。经过多年研究实践,山西院已经形成预防、判断、处理等全过程、成系列的采动影响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方案,取得了一系列专利和专有技术,主编了《采动影响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架空输电线路采动影响区杆塔及基础设计导则》等企行标准。

   为了保证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采动影响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规范采动影响区输电线路路径选择、杆塔设计、基础设计原则,并提出相应技术规定,标准适用于新建110(66)千伏至1000千伏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不含大跨越线路)。

  致力变电站数字化设计 

      从2011年开始,山西院一直致力于变电站三维设计,电气、建筑、结构、水暖、总图全专业协同,实现设计过程自动化、智能化,设计成果精细化、可视化,三维数字化工程整体移交,先后在多个500千伏、1000千伏等变压等级变电站工程中使用,设计水平国内领先。今年,在国家电网首批三维设计试点工程设计竞赛中,山西院一举夺冠,拿下博州750千伏变电站工程,三维设计业绩再创新高。

   2014年,山西院设计的榆次北500千伏变电站全站实现智能巡检,在进行图像监视的同时,安全警卫、火灾报警、采暖通风、照明等全面监控,该工程荣膺中国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目前,山西院已参与近百项智能变电站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并积极开展智能电网科研工作,完成《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虚回路链接规则研究》等多项研究成果,参与研究的《预制舱式组合设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得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优化GIS、航拍选线技术 

     由山西院自主研发“山西电力资源三维信息系统”,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平台,通过三维模拟显示、空间分析、专题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实现网络化空间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为输变电工程规划选址、优化提供辅助支持。该系统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体现了各专业的合作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

   “数字化摄像测量优化选线系统”则为输变电线路工程的优化选线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图像资料,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选线定位的精确度。一副3D眼镜、一台电脑,就可以身临其境,现场地势地貌、途径村庄城镇、立塔位最优点、绕行避让区域,一切尽收眼底。

   精于设计,不断创新,山西院在输变电设计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竞赛奖10余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设计奖百余项,主编行业标准1项,参编行业标准2项,取得专利授权7项,专有技术7项,软件著作权5项,QC成果获奖32项。

  截至目前,山西院累计完成变电工程总容量88080兆伏安,输电线路总长度26449公里,其中特高压直流工程12项,累计长度1198公里,特高压交流工程6项,累计长度782公里。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