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今,两淮采煤塌陷区的水面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水面下一条条鱼儿游来游去,曾经让当地头疼的“包袱”变成了财富,由中国能建安徽院(以下简称“安徽院”)规划设计的光伏项目正在一步步照亮当地经济转型之路。
中国能源网︱两淮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产煤基地,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大规模煤炭开采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积水沉陷区面积不断扩大,破坏了生态和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变废为宝,废矿变蓝海
安徽院面对两淮沉陷区的发展难题,创新性地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光伏发业发展结合起来,探索如何在水面上建设光伏电站,并将这一大胆设想向能源主管部门汇报,得到了支持。
在国内几乎没有水上光伏工程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安徽院新能源工程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开展水上浮漂式光伏电站技术研究。新能源工程公司调研总结其他行业水上项目的技术,结合水上漂浮光伏项目的难点如漂浮浮筒、组件选型、锚固系统等通过召开技术研讨会、调研设备厂家等方式进行知识储备。
在经过前期的多年技术储备后,安徽院在2016年完成了两淮采煤沉陷区1吉瓦“光伏领跑者基地”规划,并于当年获得国家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认可。将“水上漂浮光伏”这一概念从纸面之上的“想法”变成了落地到工程中的“现实”。
不断突破,办法总比困难多
万事开头难,设计人员在两淮沉陷区水上光伏发电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
首先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就是集电线部如何布置、各个时间段浮体吃水深度、漂浮方阵风荷载的计算、水下地形不规整影响锚固桩桩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设计人员将问题汇总,总结了6点经验:一是光伏区的锚绳长度预留一定的富余度;二是设置沉降观测点,对光伏区水域以及升压站场地在电站运营期间进行沉降观测。三是优化漂浮方阵的布置方案,使得相邻漂浮方阵的相邻边可以共用一排锚固桩;四是了解和掌握新集一矿规划开采相关资料,明确场地及附近煤矿开采规划;五是考虑到水位变化及项目生命周期内场址地质沉稳问题对电缆寿命和性能的影响,电缆采用蛇形敷设;六是出于后期运维频率和成本的考虑,尽量采用大容量的箱逆变一体机。
精益求精,新型生产模式双丰收
通过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整个光伏区域漂浮在水面上,不占用土地资源,还减少水量蒸发,抑制藻类生长;结合渔光互补一体化,实现“上发电、下养殖”的目标;水面上整齐排列的光伏组件带来旅游效益,最终实现光伏发电、旅游观光、养殖三位一体的能源开发模式,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安徽院电气工程师张前雄深有感触:“忘不了万家灯火亮起时,依然埋首工作;忘不了评审时的唇枪舌战,对于细节精益求精;忘不了并网时的欣喜若狂,瞬间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业主方说:“这一路走来不容易,安徽院的设计团队为项目的并网成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是成功的坚实后盾。”
从三峡淮南150兆瓦光伏项目、招商凤台100兆瓦光伏项目,到天合光能130兆瓦光伏项目,随着一批采煤沉陷区水上漂浮光伏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新型能源生产模式的巨大效益逐渐显现。

- 阜六铁路11月底有望开通 “两淮”煤炭将有黄金通道2013 / 10 / 22
- 安徽“两淮”地区发现巨大天然气矿藏2017 / 04 / 24
- 安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获国家支持2019 / 12 / 02
- 关闭煤矿资源开发利用迫在眉睫2018 / 07 / 09
- 联合光伏集团光伏电站项目:组件集采招标公告2017 / 01 / 16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