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网︱3月6日,中国能建浙江火电(以下简称“浙江火电”)总承包的印尼爪哇7号项目像以往一样忙碌。印尼籍员工杜蒂聊起今年春节期间被新华社采访报道这件事,依然记忆犹新,“这是我第一次接受中国权威媒体采访,多少有点紧张。”
2月20日,新华社以《中国企业让我的人生没有遗憾——印尼姑娘杜蒂圆梦记》为题,报道了中国能建浙江火电总承包的爪哇7号电站项目员工杜蒂的故事。来自贫困家庭的印尼姑娘杜蒂在爪哇7号项目上,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人生。新华社报道后,杜蒂一夜之间成了项目上和她自己朋友圈里的“名人”了。谈起工作上的变化,杜蒂拿出一本介绍中国人衣食住行的书籍,“新华社报道后,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更浓了,项目部添置了不少书籍,满足大家的需求。通过这些书籍,印尼员工对中国文化、民俗了解更加深入,后勤工作也更有针对性了。”
近年来,浙江火电大力发展国际业务,爪哇7号项目正是高端商业模式开发取得的硕果。商业模式的提升,要求企业管理方式同步跟进。“以往我们印尼人干活穿拖鞋或凉鞋,中国企业要求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着劳保鞋。刚开始我们还不太接受,后来逐渐认可了,安全重于泰山。”杜蒂笑着说。
爪哇7号电站总装机容量2×105万千瓦,是目前印尼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项目,也是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资金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标志性项目。
项目开工以来,吸引了很多印尼电力企业前来参观,接待工作自然就落在了杜蒂身上。“空闲时候,我们聊天的话题还有浙江火电双百亿目标、玉环电厂、秦山核电站、三门核电站等内容呢,想不到吧?对公司的技术、资金等雄厚实力,我们,感到很骄傲。”杜蒂说。
走在厂区整洁的道路上,中国能建品牌标示随处可见。属地化发展,讲到底是融入当地,获得认同感。浙江火电不仅为村民修了水泥路,还提供了不少工作机会。
除了这些,像杜蒂这样受过系统教育的新一代印尼人,更看重绿色发展。红树林是印尼海滩的重要生态屏障,电厂建设初期,项目部就制定了红树林保护活动,邀请杜蒂等作为当地人代表对工作进行监督。
这时,项目部起飞无人机进行拍摄,杜蒂顺势当起了向导,指挥飞机往红树林方向飞去。“这些红树林和以前一样旺盛,我们很放心。在中国能建工作,让我有了圆梦的新平台。”她开心的说道,“在佐科总统关注的项目工作,我看到了人生出彩的希望,等以后大学念完了,还会到浙江火电的印尼项目工作。”

- 华电香港公司首批价值125万元抗疫物资紧急驰援印尼2020 / 03 / 24
- 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产能核增40% !印尼煤再生变数!冲击地压事故跟踪2020 / 02 / 25
- 中企投建印尼明古鲁燃煤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19 / 11 / 18
- 海外首台1000MW超超临界对冲炉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2019 / 11 / 10
- 首期印尼电网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在沪正式结业2019 / 09 / 0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