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建设>科技创新
横绝江海有“重器”
2016-07-28 11:32  · 来源:中国能源网  · 作者:石利平  · 责编:能建周刊

       718日,由葛洲坝五公司参建的世界第二座钢板叠合梁特大跨悬索桥——至喜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这标志着该公司进军跨江跨海特大桥市场的又一个里程碑式工程实现了优质履约。

         至喜长江大桥位于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下游约2.7千米处,总投资27.5亿元,是宜昌市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市政工程。葛洲坝五公司以BT模式投资参建了至喜长江大桥,并独自承建了三江桥与引桥、西坝立交与江北立交的全部工程任务,占整个工程量的一半左右。该公司结合在建的特大桥项目,以技术为突破点,打造跨越江海的技术“重器”, 同时在建的大跨度桥梁近10座,为桥梁所在地区的交通通道与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至喜长江大桥   肖佳法/摄       

水下桩基坚若磐石

        在大江大河上修建桥梁,首先必须掌握深水桥梁基础技术。

        安徽省重点工程长淮卫淮河大桥位于蚌埠市冲积平原带,河床较软,桥梁所在水位最深达15米。由于淮河汛期水位涨落迅速,最高施工水位按最低约17米考虑。该桥是葛洲坝集团首座进行大规模桥梁深水基础施工的项目,开工前10个月,有国家级、省级专家参与评审的重点施工方案多达10余份,挑战前所未有。

         位于河床以下35米的4座主墩承台选择什么施工方式,是工程技术难点和关键节点之一。葛洲坝五公司技术团队结合项目地质、汛期、航运实际,经过比选优化,综合考虑,决定采用国内使用最普遍、工艺最成熟的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

      “该工艺具有整体稳定性好、结构受力好、易度汛、安全性高、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项目总工汪少雄介绍,该公司在成功掌握了该技术后,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了全部4座主墩承台的施工。

        之后,葛洲坝五公司又移师沿海地区,在福建漳州佛昙湾和旧镇湾两个海湾中承建跨海特大桥,攻克了玄武岩和花岗岩海床结构基础施工难题,在潮涨潮落的海湾中,实现了约400根深水桩基设计施工的壮举,取得了在海湾复杂环境下临时栈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的重大突破。

       “掌握了成熟的水下基础施工工艺,等于拥有了桥梁施工的第一个“重器”,与国内其他桥梁建设单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葛洲坝五公司路桥研究所负责人刘雄介绍说。

桥梁结构横跨天堑

       “要想在特大桥建设市场展现作为,直接承重的上部结构施工技术是必须迈过去的坎儿。近几年,经过大跨度斜拉桥和特大型钢桁架拱桥的建设历练,我们在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逐渐拥有了强大实力。”刘雄补充道。

        在三江桥施工过程中,葛洲坝五公司不断突破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技术,其挂篮设计与施工、主塔上塔柱施工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授予2014-2015年度“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

         施工挂篮采用不对称弧形变截面薄翼板箱梁技术,解决了大跨度、六车道宽度的主箱梁混凝土现浇施工难题。据武汉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检索的结论,国内未见与委托项目研究的中央索面不对称弧形变截面箱梁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特征相同的成果、专利及非专利文献报道。也就是说,该施工技术在国内尚属第一次,葛洲坝五公司一举掌握了该挂篮的安装、起吊、行走、下放整套施工技术。

        大跨度斜拉桥另一个施工难题是高塔柱的施工。至喜长江大桥3号主塔全长109.5米,技术团队结合沪渝西高速公路双河口特大桥等的施工经验,将传统翻模施工工艺与液压爬模施工工艺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独创了镂空液压爬架翻模高塔施工技术,既节省了施工成本,又使施工速度增加一倍。

         安徽长淮卫淮河大桥为特大型钢桁架拱桥,其钢桁架的复杂三维结构,双桁间33米宽的距离,6个长60米、高47米的主桁超大拼装尺寸等施工难点,超过了南京大胜关和重庆朝天门等著名钢桁架长江大桥的施工难度,代表着国内钢桁拱桥制造与施工的顶级水平。葛洲坝五公司突破了该类型桥梁的施工难点,掌握了相关施工技术。目前,该大桥主桥已处于合龙施工冲刺期,预计于8月中旬正式合龙。

强化“重器”布局未来

         随着创新技术的积累,葛洲坝五公司以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开发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特大桥工程业绩不断攀升,承建的泸州长江六桥是主桥全长1723米的大跨度三塔斜拉桥;承建的福建永定高速公路龙湖特大桥水下基础施工部位最深处达到68米,国内罕见;承建的贵州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北干渠3标为跨度180米的钢筋混凝土拱桥,目前在同类型桥梁中是国内第二大跨度、水利行业第一大跨度的输水桥梁。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们的桥梁施工要自成技术体系,打造出专业技术优势,技术中心收集整合桥梁施工技术,编纂成册,形成技术成果,为今后的桥梁施工提供丰富且实用的技术指导,逐步在大跨度、高难度桥梁市场上占据制高点。” 葛洲坝五公司总工程师吕芝林说。

         为此,葛洲坝五公司以在建的泸州长江六桥、福建永定公路龙湖大桥等大跨度桥梁项目为依托,成立了跨江、跨海大桥技术研究小组,开展大跨度桥梁深水位基础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浇筑工艺等研究。

          为进一步扩大特大桥市场业绩,葛洲坝五公司正着手大跨度悬索桥、节段预制拼装等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为承建新的桥梁结构类型奠定技术基础。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