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主要包括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领域,实质是数字基建。与传统“铁公基”相比,“新基建”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因此,
不但是发展基石 还是数字经济转型的支撑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全球互联网流量从1992年的每天约100GB飙升到2017年的每秒45000GB以上,微软、苹果、亚马逊、腾讯和阿里巴巴等超级数字平台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需要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
与此同时,“新基建”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斥巨资于此。5G赋能交通,使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可能,车联网也将成为5G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赋能机器,诞生了工业机器人、无人系统等产品;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通过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实现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数据中心赋能云计算、边缘计算,使工业互联网实现万物互联成为了可能。
此外,“新基建”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首先,“新基建”可有效带动投资。当前,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连接设备数量已达到1000万台,我国主要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平均设备连接数正迈向百万级,处于快速增长期。据麦肯锡预测,2030年,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将带来全球30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其次,“新基建”产业自身具备良好经济效益。例如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亚马逊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在去年为亚马逊贡献了63.5%的营业利润;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预测,我国2020年工业互联网对经济的贡献度也将达到万亿元人民币。最后,“新基建”可有效提高企业效益,例如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利用工业互联网,每节省1%的燃料,未来15年就可以为客户节省300亿美元成本。推动“新基建”建设,不但能拉动相关投资,而且能催生巨大市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高速发展同时 已成“新基建”重要战场
工业互联网在新技术、新需求的刺激下,正在高速发展。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主要特点包括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全产业生态链科学联动、供需精准对接等。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新基建”的重要战场。
首先,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我国产业体系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工业互联网全面链接工业生产中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步伐,有助于重塑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包括推动工业生产组织形态变革和生产效率提升,形成基于集群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进而从根本上推动产业体系的新旧动能转换。
其次,工业互联网能够深度融合“新基建”各领域建设成果。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各项先进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在“新基建”领域中,5G技术是工业互联网核心网络支撑,数据中心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重要载体,人工智能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因此发展工业互联网,可以有效推动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其他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大幅提升“新基建”整体建设成效,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企业加快应用TCN、CDN、5G等新技术改造企业内网,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功能不断完善,40个二级节点上线运行,目前标识解析注册量已经突破16亿。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等行业,以数据驱动、快速迭代、持续优化的大数据系统正在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在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行业深入应用提供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
遵循“离工业最近”原则 鼓励建设大数据分中心
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通过汇聚、处理、分析、共享和应用各类数据资源,推动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数据流通共享,实现对工业领域各类资源的统筹管理和调配,发挥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创造和分配的能力,加速流
程再造、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极大地激发生产力乘数效应,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新生态。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开展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的就是构建我国统一的工业互联网数据资源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各地区、各行业数据资源的汇聚与应用,从而实现各类生产资源的统筹调配,发挥工业互联网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最大效能。
在加速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的同时,还应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建设。坚持“离工业最近”原则,在全国工业基础和信息通信基础好的地区、行业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各地区、各行业的深化应用,形成对我国工业经济和工业互联网运行的数据采集和监测能力,形成对工业互联网安全威胁的全面监测、感知和预警能力,形成赋能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能力。
(作者系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 工信部发文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新基建 鼓励技术攻关2020 / 03 / 23
- 上海将在工业领域率先部署新型网络技术2018 / 07 / 16
- 陈肇雄出席上海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并致辞2016 / 05 / 31
- 中美绿色创新合作交流会倡导能源市场化生态体系2015 / 04 / 14
- 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南通二级节点上线,中天工业赋能迎来新突破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