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栏目>独家
【短评】跨界“混搭”加速装备创新转型
2015-05-22 09:27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胡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互联网+”、“机器人+”等技术“混搭”旋风来袭,给产业业态带来颠覆性变革,面对这种跨界融合,行动者有之,观望者亦有之。

  深耕产业,坚持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化、国产化和高端升级是装备产业几十年发展历程的缩影,而即将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将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等融合创新成为装备产业未来十年的大战略。

  未来十年,中国版工业4.0战略下的“互联网+”、“机器人+”,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颠覆传统业态模式,构建起信息、物理、系统高度融合的制造模式,最明显的改变就是这一次的技术变革是设备的智能传感而不是之前的智能设备。

  实际上,跨界“混搭”也是装备产业解燃眉之急、借他山之石攻玉的不二选择。经过一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重大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的“面子工程”基本完成,产业进入到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一方面市场萎缩形成倒逼动力,另一方面人口红利消失、环境成本与日俱增,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加速“混搭”过程。

  在“混搭”浪潮下,行动者多于观望者。“中国制造2025”尚未正式发布,业界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业内企业积极撮合各种生产要素的跨界“混搭”,通过提高制造自动化程度、企业管理信息化程度,实现企业管理层、现场作业人员和制造设备的有效联系,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柔性制造能力,致力于成为一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

  但是,“混搭”之路并不步履轻盈,还伴随着各种遗留问题和新难题,例如基础共性技术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

  智能制造不再是单机应用,人-机-物高度关联,装备制造、自动化、机器人等各个行业一些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亟待加强,否则难以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版工业4.0时代还面临着尚未解决的产品质量问题。业内相传,德国用了10年解决质量问题,日本用了20年解决,中国用了30年解决90%。按理说,质量问题是工业2.0时代应该解决的问题,而在未来十年推进中国版工业4.0的过程中,质量问题依然如影随形。

  最后,各种生产要素的“混搭”,在改变生产业态的同时,也在加速制造模式的变革,智能制造更加注重信息和智能的开发以及编程,以网络、大数据、机器人为支撑的产业业态打破了传统制造模式下的规模、质量和效果,形成新的游戏规则,加速生产组织形态由工厂到公司,再到平台的变革。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