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日本核事故泄漏的放射性铯主要沉积在北太平洋
2013-05-22 09:38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研究小组;核电站事故;检测;放射性铯;放射性物质;海域;北太平洋;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日本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小组21日报告说,他们去年从太平洋10个检测点的浮游生物体内都检测出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铯,浓度以北纬25度附近海域最高。研究小组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大部分都落到了北太平洋。
研究小组是于千叶市举行的“日本地球行星科学联合会”年会上报告有关结果的。研究小组选取的地点分布在北海道近海到关岛方向一线,最远的地点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2100公里,结果所有地点都检测出了来自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半衰期约为2年的放射性铯134。其中,在北纬25度附近海域采集的浮游生物体内放射性铯134浓度最高,达到每公斤干燥样本8.2至10.5贝克勒尔。
另外,半衰期约为30年的放射性137的浓度在10个检测点为每公斤干燥样本2.2至14.9贝克勒尔,比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前高出十几至上百倍。
该机构研究员喜多村稔指出:“由于浮游生物会通过食物链被更大的鱼摄取到体内,所以对于海洋中铯的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今后弄清对铯在浮游生物体内蓄积产生影响的因素。”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日本研发出不使用光的新型“激光”2013 / 06 / 28
- 日核事故放射性铯主要沉积在北太平洋2013 / 05 / 28
- 廉价且耐久的新型燃料电池问世2013 / 05 / 04
- 德国专家称欧洲陆上风电潜力巨大2019 / 07 / 16
- 为省经费 日本拟默许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污水2016 / 04 / 25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