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行业的拐点来得比业界预计的还要早。
随着11月份国内多数光伏企业的三季报发布,中国的多晶硅行业反转趋势已经愈加明显。其中,保利协鑫(03800.HK)当季售出多晶硅约4018万公吨,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511.6%;大全新能源(NYSE:DQ)当季净营收额同比增长40%,至2960万美元;特变电工(600089.SH)也在季报中预计,随着三季度末新线投产后,公司多晶硅生产成本将降至15美元/公斤,而多晶硅价格已涨至18美元/公斤以上,预计公司多晶硅将按预期实现扭亏。
“供需平衡已逐步恢复”
多晶硅作为原料,位于光伏产业的最上游,其下游是硅片、电池片、组件。
事实上,随着中国对美国、韩国产多晶硅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初裁出台,以及国内光伏下游行业的回暖,整个多晶硅行业的供需平衡已经逐步恢复。而对于目前还能继续开工的多晶硅企业而言,其最大的利好来自于同行:多晶硅行业可能是整个光伏上下游产业链中,洗牌最为充分的。
有光伏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现在多晶硅的供给偏紧。因为很多企业都被洗牌洗掉了,等于说现在虽然有名义上的产能,但实际上已经提供不出产量。现在的需求还比较不错,中国、日本等都挺好的。多晶硅料的价格最近有点小涨,从原来18美元/公斤涨到19美元/公斤,明年预计会到22美元/公斤。”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新提供的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宣布复产的多晶硅企业一共有10家,其中包括中硅高科、南玻A、陕西天宏等规模企业。而特变电工、四川瑞能、昆明冶研等企业的开工率都已近半,亚洲硅业等企业则已实现满产。
据统计,2013年第三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为2.1万吨,比上一季度产量增长14.3%,其中江苏中能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63%。另外,三季度进口多晶硅量约为1.8万吨,也就是说总供应量达到3.9万吨。而三季度晶硅电池片的产量约为6.5万吨,约消耗多晶硅3.9万吨。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三季度多晶硅供需基本平衡。
不过,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多晶硅企业远少于10家。民生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黄彤对早报记者表示,“现在多晶硅行业已经整合得差不多了,国内估计只有保利协鑫、特变电工、大全新能源最后能活下来。像南玻现在的成本还是挺高的,而且之前减计了成本也没太大降下来,未来挺难的。”另据光伏人士表示,四川瑞能虽然此前一期成本较高,但二期由于使用新技术,成本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各有生存之道
中国的多晶硅行业大洗牌的背后,是此前的大干快上,遍地开花。而引导企业纷纷投入多晶硅的,则是过山车般的市场行情,其中关键的一年是2007年,受到当时下游光伏企业产能扩张的拉动,多晶硅价格一度从每公斤几十美元一路飙涨到400多美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时的基本商业逻辑便是“拥硅为王”,谁能取得多晶硅料,谁便能在组件供不应求的市场上取得先机。受此刺激,此后一两年间,开工建设的多晶硅企业多达三四十家。
不料风云突变,2008年还未结束,受下游光伏企业不景气影响,多晶硅料又重新跌回每公斤四五十美元的水平。当时跟风的众多多晶硅企业由于缺乏成本竞争力,大部分在随后的几年便宣告退出。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2012年的英利绿色能源(NYSE:YGE)。当年3月,其宣布已减值多晶硅生产公司“六九硅业”近23亿元。英利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六九硅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可能低于原先预期的水平。如果生产成本不具备优势,则继续生产只能导致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
不过事实证明,英利当时减值的举动也属明智。有光伏人士分析称,“企业没有必要垂直一体化,理论上来说是专业化比较好一点。”减值从短期看属于利空,但是从中长期看未必是坏事。
英利今年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得益于组件售价的回升,以及卸掉包袱后的成本下降,公司营收增长近68%,至5.96亿美元,当季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1.62亿美元,降至3850万美元。
目前,国内的多晶硅企业要生存下来必须有其核心竞争力,被市场所看好的大全、特变电工、保利协鑫各有所长。
大全新能源、特变电工抓住的是低电价,对于多晶硅这样的高能耗产业而言,用电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30%~50%,因此寻找低电价地区,便成了多晶硅产业突围的关键。这两家企业都把目光转向了西部,在新疆建设了多晶硅生产线。一位光伏业内人士预计,在低电价情况下,“特变电工的成本是12美元/公斤,大全新能源是14美元/公斤。”
保利协鑫作为中国多晶硅企业的龙头,虽然在电价上不占便宜,但拥有规模优势,产能达到了6.5万吨/年,同时技术成熟,目前的多晶硅生产成本约为17美元/公斤。

- 多晶硅复苏背后藏危机 深度调整期或将来临2014 / 12 / 16
- 2014年我国多晶硅行业形势仍容不得乐观2014 / 11 / 06
- 光伏从“拥硅为王”到“壮士断腕”2013 / 12 / 03
- 多晶硅年内仍难解“冰封” 十大龙头陆续复产2013 / 10 / 09
- 市场温和企稳 部分多晶硅优势企业陆续复产2013 / 10 / 09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