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煤进口限令“风声”又起
2014-01-09 10:42  · 来源:秦皇岛煤炭网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时隔半年,限制劣质煤进口的消息再次传出。

  据之前媒体报道,2013年1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下发了《煤炭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拟针对劣质煤尤其是劣质进口煤进行严格控制。

  有消息人士称,12月20日征求意见已经结束,国家发改委会就最新的煤炭质量管理办法进行最后修改。但根据业内的分析,该办法将于近期正式下发。

  据了解,此次《意见稿》要求进口褐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16.50MJ/kg(约为3946大卡),其他煤种收到基低位发热量18MJ/kg(约为4300大卡),并相应对国内及进口煤灰分、硫分指标进行了规定。

  这一标准究竟意味着什么?

  据一位行业人士介绍,由于之前几年煤炭资源的整合以及经营许可证制度,造成了我国煤炭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交易成本都比较高。

  此外,由于物流费用的不断攀升,造成煤炭产品到达客户,特别是到达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终端客户的销售价格比较高,价格往往远高于进口煤炭的价格,导致我国煤炭出口不断减少,进口不断增加,由传统的煤炭净出口国,自2009年一举转化为煤炭净进口国。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煤炭进口国后,2012年中国以2.9亿吨的煤炭(含褐煤)进口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

  而2013年,这一趋势仍在保持,仅前11个月,我国已经累计进口煤炭2.92亿吨,同比增长15.1%,按照测算,全年进口量超过3亿吨已十拿九稳。

  据行业人士表示由于我国从印尼进口的煤炭数量已经占到总量的四成,印尼煤热值多在3800—4200大卡,大部分低于上述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将有占总量三成的煤炭达不到上述标准,属于被禁止进口的范围之内。

  虽然目前中部地区也有不少企业用进口煤,但如果劣质煤进口受限,对南方地区的影响更大。

  此外,据行业人士介绍,由于前几年煤价太高,国家鼓励进口煤炭,国内多家火电厂锅炉根据4000~4500大卡煤种来设计,如果限令一出,意味着国内很多火电厂可能不得不花费巨资重新改造锅炉。

  市场影响几何?

  各方意见不一

  对于劣质煤进口限制的“酝酿”,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初见端倪。

  2013年5月,国家能源局就印发了《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在国内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和进口商品煤的发热量、灰分、水分和硫分等质量指标进行了明确限定,其中对远距离运输和进口动力用商品煤的质量限定更加严格,要求硫分不得大于1%,灰分不得大于25%,发热量不得小于19MJ/kg(约合4540大卡)。

  然而,此政策还未正式亮相,就遭到来自电力、学界及部分煤炭行业人士的齐声抵制,最终不了了之。

  但就在几个月后,也就是2013年的11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内部下发了《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主要从严格控制煤炭生产能力、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生产经营负担、禁止劣质煤炭的生产和使用等三个方面来缓解煤炭供过于求局面以及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其中也明确表述了“鼓励优质煤炭进口,禁止劣质煤进口”。

  而据此次《意见稿》来看,与去年5月印发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相比,条件有所放宽。而这也是众多业内人士预测其将于近日出台的基础。

  虽然之前的政策就曾被众多的行业人士认为是政府为陷入困境的煤炭行业出台的“救市”之举。但不可否认,如今在电煤谈判的关键阶段,《意见稿》出台的预期,对已经处于弱势的煤炭企业来讲,不失为一个利好消息。

  毕竟按照业内人士的测算,近三成进口煤受限,会对国内煤炭价格形成新的支撑。“煤炭价格肯定会继续上涨,像神华这样的大企业肯定将从中得利”,一位行业人士表述。

  对此,国内煤炭行业的专家李朝林认为由于近两年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冲击非常明显,此项政策主要是为了稳定国内的煤炭价格,但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他并不看好。

  “限制进口煤,并不是用一种市场化的手段来稳定市场。我们最该反思的是为什么进口煤的价格比国内煤从北方运到南方还要便宜得多?”李朝林表示。

  但市场也有不同声音,有行业专家则认为,限制劣质煤的进口会腾出不少的空间,用来进口优质煤,从而使进口煤的结构趋于优化。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