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本报记者参加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杜邦举办的小型媒体交流会,与该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创新官唐乐年就能源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产业挑战和机遇进行了讨论。
交谈中,唐乐年一直强调“可持续”这一理念,称公司的三大战略领域——食品、能源和防护,都将围绕该理念展开。“我们首先应该保证原材料来源的可持续性;其次,鼓励可再生产业发展;再次,在减少污染的前提下,寻求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解决方案。”他说,“这与杜邦在中国的业务挑战息息相关。”
扩大在华研发规模
杜邦5月14日发布了《以可持续的能源推进中国的发展》白皮书,称先进科技将助力中国2020年前将非化石燃料能源占比提升至15%。报告指出,科技创新将帮助中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促进切实可行的、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的开发。对此,唐乐年肯定地称,杜邦将扩大在中国的研发规模。
据了解,杜邦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的费用超过20亿美元,在全球35个国家建有150多个研发中心,并拥有超过1万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唐乐年介绍称,杜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有近30年,目前有约7000名员工,2012年销售额达到30亿美元,按销售规模来说,中国是杜邦第二创收市场。
2005年,坐落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杜邦中国研发中心”投入运营,作为在美国本土以外设立的第三大公司级、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该中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旨在为满足区域市场需求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
“今年将完成杜邦中国研发中心的扩建工作,厂址面积将从1.65万平方米扩大至1.75万平方米,研究人员也将翻番,从最初的250名增至500名。”唐乐年称,“未来我们还将把大部分技术研发活动挪至中国,如光伏实验室、光伏技术服务中心等。”
目前,杜邦所有业务部门均在杜邦中国研发中心建立了技术力量。为进一步满足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不同市场的需求,杜邦承诺将加快中心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工作,着眼于光伏解决方案、生物基等领域的新材料应用开发和检测能力。
光伏产业仍有可为
谈及光伏产业,唐乐年表示,杜邦并不生产硅晶体、硅片,而是提供光伏产品效率和使用年限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银浆、背板保护薄膜,以及封装材料。“银浆主要用在太阳能电池板上,用于吸收阳光转化电子,在提高银浆转换效率方面,杜邦始终处于领导地位。”他说,“在背板技术方面,我们致力于提高电池板使用寿命,帮助应对多种气候条件。此外,我们还将通过扩大封装技术,增强光伏组件的可靠性与耐用性。”
对于全球光伏产业当下遭遇的“寒冬”,唐乐年给出了乐观而自信的回答。他指出,过去10年,光伏产品成本下降幅度很明显,组件成本从每瓦3—3.5美元降至70美分以下,每年的安装量也从1吉瓦上升至30吉瓦,从供需方面来看,这是一个很光明的发展趋势。
而在谈到欧盟向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制裁”,唐乐年说:“我们倡导自由公平的贸易,欧盟的做法不可取,对整个光伏产业发展不利,希望政府尽快解决,这种不确定性只会给市场和产业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事实上,杜邦一直寻求与中国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该公司目前为英利绿色能源公司等中国光伏电池板制造商,提供光伏组件的关键材料,协助提高光伏组建转换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以降低系统总体建置成本。
6月6日,杜邦与英利绿色能源的全资子公司签署了一份价值1亿美元、为期1年的新战略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涵盖了先进光伏材料的供应、光伏电站的建设以及加速太阳能广泛利用的共同营销策略。
根据协议,英利中国将向杜邦采购关键光伏材料,其中包括协助提升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的杜邦TMSolamet金属电极浆料、杜邦TMTedlar聚氟乙烯(PVF)薄膜,后者已具备实绩验证,即在严峻的环境条件下亦可为光伏组件提供保护。此外,双方同意扩大合作范围,共同拓展技术方面的协作,包括开发下一代高效光伏电池与组件等。
生物燃料“进行中”
在杜邦的战略规划中,生物燃料也将占据一席之地。“尽管目前尚未正式商业化,但我们拥有先进技术,而且正在加速推进商业化进程。”唐乐年表示。
据了解,杜邦一座年产8万吨纤维素燃料乙醇的商业化设施将于明年投产。唐乐年称:“10年前,我们开始研究生物乙醇技术,7、8年前开始着手开发生物乙醇技术,预计明年将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这与我们最初制定的发展时间表相符。”
杜邦生物燃料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其独一无二的酶制剂“一体化”工艺流程有直接关系。“杜邦是全球唯一一家提供酶制剂‘一条龙’服务的公司。” 杜邦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杜邦中国总经理吴坚告诉记者,“不夸张地说,这一能力很难复制。”
唐乐年介绍称,2011年收购生物技术公司丹尼斯克(Danisco)后,杜邦拥有了内部供应酶制剂的能力,完善了从预处理、发酵、加工到制备的“一体式”流程。他十分推崇这种“一体化”模式,并称这种业务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就纤维素转换成生物燃料的技术,杜邦还与多家中国公司展开了讨论。
除了生物乙醇之外, 杜邦也大力发展生物丁醇。唐乐年说:“尽管原料和生产工艺与生物乙醇相似,但生物丁醇的蒸汽压力低,与汽油混合时对杂质水的宽容度大,而且腐蚀性较小,能够与汽油达到更高的混合比。”
目前,杜邦已经和英国石油公司(BP)在英国展开了生物丁醇的合作,但并未透露合作细节。唐乐年称,明年将正式宣布生物丁醇商业计划。

- 杜邦光伏解决方案就“201”条款调查发表声明2017 / 08 / 15
- 中国首个先进可再生燃料项目成功签署2015 / 07 / 17
- 杜邦、国电光伏增强光伏技术交流合作2013 / 08 / 09
- 英国石油将生产“细菌”燃料 替代汽油2013 / 08 / 08
- 中海油采用杜邦液相加氢技术实现超低能耗生产国六柴油2019 / 01 / 10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