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陈柳钦(1969—),男,汉族,湖南邵东县人,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员,教授,著名学者,著名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城市经济、金融问题和能源经济专家。现任中国能源报社评论部主任,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兼任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特聘教授。
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和2011年版的评审专家之一,多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特聘审稿专家。为天津市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天津市宏观经济学会理事,天津市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农业经济学会理事,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住房政策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北京工商大学中国能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学会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发展网推荐专家,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专家库成员,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成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专家组成员,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专家组成员,天津市人民政府调研咨询专家,天津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经济科学》、《中国软科学》、《国际金融研究》、《改革》、《金融评论》、《中国金融学》、《制度经济学研究》、《产业经济学评论》、《教学与研究》、《南京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研究》、《东南学术》、《财经科学》、《当代经济科学》、《金融论坛》、《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学习时报》、《中国改革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信息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能源报》、《国际商报》等学术核心期刊、专业杂志和中央级报纸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近200篇被《投资与证券》、《金融与保险》、《理论经济学》、《创新政策与管理》、《国民经济学》、《管理科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贸易经济》、《生态环境与保护》、《世界经济导刊》、《体制改革》等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管理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红旗文稿》、《新华月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全文转载和摘录。
主持、主研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课题、国家能源局重点软科学课题、省部级课题以及各类政府咨询课题60余项,出版专《当代中国国债研究》、《制度、金融、投资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支持研究》、《俄罗斯金融制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支持研究》、《当代金融理论与实证》、《世界双边FTA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对策》、《揭秘华尔街金融海啸》等专著8部。另外作为核心组成员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推销:让中国城市沸腾》(该书获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 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 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和《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 楼市:城市中国晴雨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7 城市:中国跨向全球中》的部分调研和撰写工作。同时为《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分析报告》和《中国能源集团500强分析报告-2011-2012》的副主编和编委。
曾获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调研成果奖、天津“社联奖”三等奖、天津市金融和综合经济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天津市金融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论文三等奖、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论文优秀奖、中国市场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黑龙江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政府奖)、黑龙江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政府奖)、黑龙江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政府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奖三等奖、2006-2008年度全国房地产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006-2008年度全国投资与建设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天津市国际贸易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08年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2010)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天津市第九届优秀调研成果三奖(政府奖)、天津市第十一届优秀调研成果三奖(政府奖)、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政府奖)、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政府奖)、 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政府奖)等多项奖项。并已于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七年获得天津社会科学院“科研业绩突出奖”(天津社会科学院唯一“三连冠”获此奖的科研人员)。被评为2006-2007年度天津社会科学院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授予天津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科学发展奖·科研成就银奖”奖章。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城市和区域经济、金融理论、能源经济。
个性介绍:勤奋、达磨、执着、心存感激。
最信奉的一句话:生命只要不曾降伏于磨难便是一种境界,一种精彩!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10007381)陈柳钦收,电话:010-65369477,13911342846。电子信箱:jimchenliu@sohu.com。
相关文章:《国际维度下的石油战略》
《煤层气产业发展需依法规制》
《页岩气发电在探索中前行》
《风电有望再度风生水起》
《大连石化到底怎么啦?》

- 山西能源革命:煤层气产能利用量约占全国九成2018 / 12 / 17
- 全国30城经济半年报:深圳甩开广州,武汉郑州西安增势猛2018 / 08 / 13
- 成都版权产业快速壮大 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2014 / 09 / 17
- 黑龙江省中行支持四大煤城转型2013 / 09 / 12
- 城镇化是能源革命的主战场2013 / 03 / 13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