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金蓝领”——兖矿集团“大师工作室”探秘
2014-04-29 15:08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吴玉华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日前,兖矿集团“大师工作室”现场工作会在济三矿进行。2013年6月6日揭牌的该矿选煤厂张磊大师工作室至今节约材料费用总计300余万元,共计获得国家专利成果3项,申报国家专利成果2项,发表论文6篇,获得公司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矿科技进步2等奖两项。 

  兖矿“大师工作室”现状如何?今后如何发展?笔者走进这些“大师工作室”一探奥秘。 

   创新:引领职工操作技能和文化素质爽提高 

  成立于2011年12月16日的兴隆庄矿“高兴亮大师工作室”由全国能源化学工会授予。这是兖矿成立最早、授予级别最高的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大师工作室。 

  “成立高兴亮大师工作室的初衷,是通过开展‘传绝技带高徒’活动,引领职工操作技能和文化素质爽提高。”兴隆庄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田兆华说,“通过几年的运行,我认为大师工作室有利于整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有利于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 

  高兴亮是由采煤工成长起来的“综机”大师,工作室设在矿综采车间,以综采装修队技能人才为依托,以点带面辐射到3个综采队、2个综掘队,成员由7名高级技师和3名技师组成,涉及采掘专业的“采煤机、掘进机、综采维修电工、综采维修钳工、液压支架”5个工种。 

  “我们坚持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创新原则,发挥技能专长和技术优势,侧重技术攻关和创新实践,关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向生产实践的转化应用。”享受山东省特殊政府津贴的高兴亮并不善于言谈,但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的责任还是很清楚。他介绍说,工作室专注采煤工艺创新,把近十年来矿井所发生的电气、液压和机械故障的现象、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和防范措施等进行梳理总结,制成教学幻灯片和三维动画,在全矿推广学习,各队还派职工到工作室进行为期1-3月的培训学习,“这样职工素质提升很快。 

  东滩矿“潘兴波技能大师工作室” 辐射全矿采煤、掘进、机电、运输、洗煤等专业,主要技术成员16人,形成以瓦斯检查工为主以测风测尘、仪器维修、钻机、管注等10余个工种为辅的克难攻关研究小组。2013年,潘兴波被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其工作室被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兖矿集团工会主席顾士胜认为,通过创建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建立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传承机制,推行技能大师带徒制度,培养一批具有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扶持一批能够继 

  承传统技术工艺的能工巧匠,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创效: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高兴亮大师工作室累计共组织25期的技术培训活动,培训职工320人次,带出60多名高级技师或技师,有120多名职工成为单位技术骨干。 

  他们一些技术创新和改造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支撑。”田兆华评价说,他们完成30多个革新项目. 去年以来,在工作室成员带领下,通过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每年修复旧综机配件产值1100多万元,采煤机的故障率由原来的0.6小时/万吨下降到0.1小时/万吨,相当于每年提高采煤机150多个小时的有效运行时间,每年为矿井间接创效4000多万元。 

   “潘兴波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这方面表现的很突出。他们围绕“大通防”先后确定11个技术难题进行重点攻关,较好的服务于矿井的通防管理及安全生产。在矿井瓦斯治理方面,做到瓦斯重点管理区工作室成员跟班盯岗,并纳入工作室成员考核的日常议程,为瓦斯治理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了人才保障,矿井荣获“瓦斯治理示范化矿井”称号;在矿井通风系统方面,优化矿井通风系统,保持系统简单、稳定、可靠,按照通风系统优化调整方案,强化通风设施检查,确保设施完好…… 

  顾士胜认为,大师工作室的作用,是发挥技能大师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问开展技术攻关改造,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培养创新型、知识型、技术型、专家型高技能人才,解决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难题。 

  发展:放大技术创新和高端人才“孵化器” 

  “大师工作室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我们出台深入开展大师创新工作室的意见,就是放大这个‘孵化器’,为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的人才,创新更多技术。”顾士胜说。兖矿已经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代,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优化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将进行重大调整,势必需要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撑,势必要营造一个全员学技术,人人成能手的学习和工作氛围,大师工作室的“孵化器”作用因此会得到加强和发展。 

  兖矿集团把优秀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大师工作室的创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名师带徒”、岗位练兵、竞技比武、技术攻关等活动,带动职工增长了才干、学到了本领,截至2013年底,兖矿90000多名职工中,取得高级技师和技师资格证书的分别为585人和2657人,取得高级工和中级工资格证书的分别为14967人和20360人,还命名了如“孙汝刚工作面撤除预留通风道工艺”、“张东峰高冒区检测法”、“张云连压差计控制法”等20多个实名工作法。 

  兖矿工会副主席冯腾介绍,兖矿构建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了中长期培养计划,确定培训目标,确保人才的适时培养和合理利用;构建技能培训机制,开展专业培训和‘一对一’指导活动,基层工班长、特种岗位工种技术人员逐步达到中技以上文化水平,70%职工掌握两门以上操作技能,50%掌握三门以上操作技能,适应一专多能的需要;构建技能鉴定机制,指导职工制定职业规划,使技术工人沿着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途径实现自身价值,成才发展;构建技术创新机制,确立研究课题,落实科研经费和人员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活动,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表彰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攻关课题组,重奖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构建激励约束机制,将参加培训与上岗、转岗、职务聘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挂钩,形成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交流机制,班组、区队科室、矿分层次举办技术技能研讨活动,外出学习考察等,总结交流经验。 

  “这‘六项’机制将放大大师工作室‘孵化器’,搭建起高技能人才研修平台,建立起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传承机制,培养一批具有绝技绝活的高技能人才,扶持一批能够继承传统技术工艺的能工巧匠。”他说。 

  目前,兖矿共有“高兴亮大师工作室”、“王维福大师工作室”、“王力生技能大师工作室”等9个大师工作室。今年开始,兖矿将每年创建5-8个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到2016年建成25-30个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