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栏目>评论
贝克休斯:为中国非常规油气开发助力
2013-09-10 11:03  · 来源:中国石油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与中国市场结缘三十余载

  在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中,保存着一支贝克休斯公司的牙轮钻头——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将它带回中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引进来”的标志之一。它折射了当时我国油气行业对国际先进技术及装备的渴望,也见证了贝克休斯公司与中国市场的三十余载缘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贝克休斯公司在中国市场不断发展。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其电测业务率先进入中国市场;1979年,中国引入了休斯牙轮钻头,并先后在四川、湖北建立了合资工厂。此后,贝克休斯公司油藏开发服务、钻井与评价、完井与生产、钻井液与油田化学产品、压力泵注(压裂、固井和连续管)及电潜泵等各项业务相继进入中国。

  以综合优势确立市场地位

  “中国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巨大的市场,对新工艺和新技术有很强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贝克休斯公司北亚区副总裁及董事总经理钱翔认为,“与此同时,在这个市场里竞争也非常激烈。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始终以提高油藏开发的整体效益为目标,从所服务的油气田的油藏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入技术及产品。通过结合多个产品线的综合优势解决油气藏开发中的难题。”

  贝克休斯北亚区销售总监胡泊解释道:“以综合优势实现价值,超越了传统的工具服务——这是一些小公司所不具备的,也是贝克休斯公司能在中国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

  贝克休斯公司在中国没有自己的钻井队、压裂队,也没有自己的钻机,仅以约300人的现场服务队伍,取得每年数亿美元的收入,与其综合管理优势密不可分。

  凭研发实力涉足非常规油气

  在非常规能源开发掀起的全球性热潮中,贝克休斯公司也清醒地认识到了中国用户将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其已将在美国的经验和全套技术及工具,应用在中国多个非常规开发项目。据统计,贝克休斯公司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成功完成了23个非常规油气藏重点项目,取得了裸眼井分段压裂超过1310段及套管井分段压裂超过410段的成绩,并在中国首次成功应用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完成了页岩油水平井的钻井。在四川、塔里木、克拉玛依、苏里格、大庆也有多项即将开展的非常规项目。

  针对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具体情况,贝克休斯公司邀请了国外专家来中国指导,并在中国打造了一支综合的非常规油气研究队伍,提供储层开发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能源发展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尤其在致密油气等非常规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胡泊说,贝克休斯公司对中国市场非常看好。他说:“中国是全球范围内除美国外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是贝克休斯很多高层人员的共识。”

  目前,贝克休斯公司将中国市场定位为优先发展的市场。在其北京的办公室里,中国特色随处可见。会议室以克拉玛依、大庆、胜利等油田命名,资料文件上也会出现“根据‘十二五’精神”的字样——根据“十二五”精神,贝克休斯公司将致力于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积极推广资源开发的一体化模式……做到技术为先,致力于降低综合开发成本,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非常规开发解决方案。

  延伸阅读

  贝克休斯公司下辖九大区块,细分为23个地方区域。中国市场属于贝克休斯北亚区,北亚区还包括了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北亚区总部设在北京。今年3月,日本在海底成功分离出可燃冰,其技术的“起始点”却是在中国。是贝克休斯中国区的工程师们提出方案,2009年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最终实现了人类对可燃冰开发的“处女秀”。

  目前贝克休斯北亚区(含大中国地区)的中国员工已占到员工总数的84%,管理层中的中国员工也由2010年的55%提高到了2012年的65%。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