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栏目>评论
转型发展不能走发达国家老路
2013-11-13 15:50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杜祥琬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质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全球范围正在进行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尽管气候变化还有若干不确定性,但是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世界潮流,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应对气候变化为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的战略要素。我们基于对发达国家发展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两类发达国家的概念,由此可以理解发达国家并不是同一种发展方式。很多人觉得要“发达”都差不多,都要先污染后治理,先排放后减排。我觉得不完全是这样,发达国家事实上也不完全是一个模式。

  从发达国家的人均能耗图来看,他们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均能耗趋于稳定,但是这个稳定值的差别很大。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第一类发达国家,现在每年的人均能耗大概是10吨标准煤,而欧洲和日本各国的第二类发达国家人均能耗为5吨标准煤,相差接近一倍。

  在发达国家的人均电力消耗上,情况也非常类似。美、加一类的发达国家人均消耗约1.4万度电,而欧洲和日本大约是7000度左右,又差了一倍左右。

  再从排放情况看,美、加人均二氧化碳年排量为18-19吨,欧洲和日本这类国家只有6-9吨,相差不止一倍。

  这就是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欧洲、日本等国的发达水平与美、加非常接近,人均GDP都在四、五万美元左右,但同样的发展水平,其人均能耗和排放相差一倍甚至更多,这一点值得我国思考。美国的人口不足世界的5%,每年消耗世界将近20%的能源,这是一条不可推广的道路。相对美国,欧洲、日本做到了比较低耗能的情景。我们要实现现代化,但不要完全走美国的道路。

  中国自有后发优势。现在有了更多的新能源、节能技术、信息技术,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利用能源,所以我们应该以比上述两类发达国家都更节能,更低碳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中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但这条道路我们现在走得并不清晰。

  实际上,我们现在面临着两场竞赛。一场在国内,转变发展方式这种努力和粗放发展的惯性在较劲,这是国内的竞赛。第二场竞赛就是各个国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比着做得更绿色、低碳可持续,这是一场国际竞赛。

  2011年中国GDP约占世界总GDP的10%,能耗却占了当年全球的21%。从PM2.5这个环境代表性数据可以看到,我们的发展方式是如何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

  以上这两场竞赛说明,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今后5-10年是能不能抓住这个新机遇的关键期。

  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光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实施,还是创新城镇化模式所要应对的一个巨大挑战。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否真正创新,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场大考。

  (本文根据杜祥琬院士在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整理成文,未经本人审阅)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