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栏目>评论
通用航空航油供应问题亟待解决
2014-06-03 08:30  · 来源:能源网-中国能源报  · 作者:陈柳钦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中国民用航空分为两部分,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通用航空指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及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教育训练等方面的飞行活动,是民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输航空共称为“民航双翼”,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用航空的意义和价值体现在方方面面,发展通用航空不仅对上游航空产品制造业、科研院所以及随之派生出来的维修、旅游、物流、短途运输等服务业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带动作用;而且在工程勘探、规划和建设,高压线巡线、高空作业、近海作业等方面,通用航空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通航产业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民族航空工业的科研、制造、运行、管理的能力,为发展大型飞机、提高我国运输航空的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技术和人才基础;还在缩小城乡差距,平衡地区发展,提高政府应急反应能力,加强空中勤务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

   美国是世界上通用航空最发达的国家,现有通用航空器23万多架,占全球通用航空器的近70%,年作业飞行量超过2800万小时,通用航空飞机的制造和使用在美国经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创造的经济价值达1500亿美元。近年来,中国通用航空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但是与通用航空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通用航空在整体实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通用航空飞机数量为1654架,平均每万人拥有0.013架,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2.1%,不足美国的1%,仅为巴西的8%,其发展潜力巨大。有预测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通用航空飞机应在7000架以上,通航机场将达到500座以上,这将对航油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届时中国通航航油业务量将达到25万吨,其中航企业务量5万吨。中国通用航空的快速发展,为航油供应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航油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国有航空公司的航油成本都已超过总成本的40%,而由于南航80%的航线为国内航线,受国内航油价格相关调整的影响也最大。对于通用航空企业来说,油料成本目前已成为单项最大成本项目之一,即便如此,航空汽油却仍面临着产量不足、供应紧张、价格过快上涨等问题。事实上,从目前中国通航航油供应的实际情况来看,航空汽油供应一直存在着诸如业务量小、航油保障渠道狭窄、资源渠道混乱、配送中心不健全、供油设施设备不完备、航汽适航标准未建立等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航汽保障大多数由通航企业自行完成,这种无序的管理给航空安全带来了一定隐患。中国通用航空航油市场管理较为混乱,基本没有一个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无法保障其航空用油的安全,成为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因素之一。

  航油被称之为是飞机的“血液”。“万里航程、从油开始”,航油供应保障是民航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行体制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要破解当前中国通航发展中的航油供应问题,当务之急是需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政府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完善供油设施,引导企业积极进入通用机场航油供应市场,推进通用机场航油供应。二是完善通用机场规划,完善通用机场的功能体系,建立健全专业化、集约化的通用机场体系,大力加强以通用机场为平台的通航后勤保障服务体系,研究适用于通用机场的航油供应模式,建立通航航油配送中心。三是进一步增强为通用航空客户服务的理念,调研客户需求,加强客户关系建立。四是进一步理顺通用航空供油渠道,构建稳定的航油供应保障系统,确保及时供应,有效整合资源,构建公平合理、经济高效的航油供应市场机制,满足油品需求及品质。五是要使用同一航汽标号的机型,并与政府部门沟通国内资源保障和进口资源配额供给。六是加大对通用航空航油的储备量,保障紧急使用安全。加大通用航空航油储备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加大对航油量的总体储备,另一方面是加大对储油分布的总体布局。对于通用航空企业来说,有了较大的储备量,可解除缺油的后顾之忧。同时,由于储油布局的加大,通用飞机转场作业的油料之需也容易解决。七是要开发、研制适合于通用航空的航油加注设施、设备。通用航空主力飞行器耗油量少,单架次加油量小,目前国内使用的加注设备不适用,针对通用航空的特点,应开发研制小型的、适用于通用航空的航油加注设备。八是要加强适航标准的安全审计以及资质认证,航油供应服务企业要始终把航油供应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把构建安全可靠、运行高效、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适应通用航空发展的航油供应保障体系作为推动通用航空发展的重要前提。来自能源网-中国能源报,更多精彩尽在www.cnenergy.org

  (作者为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教授)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