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栏目>评论
“三桶油”别成了“被护短的孩子”
2015-01-04 09:11  · 来源:长江日报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从之前的55美元/桶提高到65元/桶,将使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桶油”每年减税300亿元至500亿元。这也将有效减缓三桶油成本压力、维护利润空间、鼓励其生产。(12月30日《新京报》)

  石油特别收益金,类似于国际上很多原油出产国的“石油暴利税”,因为石油开采多属于垄断资源,征收“暴利税”是控制调节其过高的利润。而这次“石油暴利税”起征点上调,明眼人不难联想出内中“关节”——国际油价跌得太厉害,开采成本又没降下来,还按以往的经营方式运转的“三桶油”发现利润被轧薄了,再这样下去不得亏损、影响产油积极性啦?于是,“哭穷”的“三桶油”迎来了起征点上调带来的税收减免。

  推行这一政策,“三桶油”营收多了,不难理解,这减免的税收可以被视作一种变相的国家“救助补贴”。而不得不让人产生相关联想的是,刚刚在一个月前,顺应国际大势,国内油价终于跌了,但每升燃油税却也紧接着上涨,当时就有人解读为,“燃油税上涨抵消了油价下跌”,也是因为石油经营垄断和背靠国家的照顾,即使国际油价再怎么跌,老百姓没能实在地得到便宜,石油央企也不过分担心市场经营的风险和压力。

  联想这次收益金起征点上调的背后因由,大家都会觉得眼熟。它不止一次发生,说到底,还是源于央企国企跟国家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固然,石油是战略性产业,中国油井的开采条件也与主要产油国有所差异,但仍需注意央企产生背靠国家这棵大树“好乘凉”的依赖性。

  企业是独立的经营法人主体,面临经营困境和市场风险的起伏,首先就应该自己承担和应对,在经营体制和成本管理等方面下工夫。如果一有困难就像一个“被护短的孩子”那样能开小灶吃偏食,怎么不会招致不公平的非议?更何况这类救助,很大程度上实际是由全民为其买单。而规避“护短”,首先大家长和孩子都要接受监督,至少这些企业该有本清晰透明的账单,否则别理所当然拿着国民的补助,却没有动力为国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