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连环赌局:多地光伏项目破灭 真正财力成谜
2015-04-13 13:53
· 来源:
· 作者:网易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李河;赌局;地光;集团;财力;薄膜;如东县;市值
大楼门前,一面中国国旗和一面带有公司英文标志的旗帜在北方初春劲风中猎猎作响。
这里是汉能控股集团(简称“汉能集团”)全球业务的总部,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有三幢办公楼,大片的草坪和绿荫衬托下,是这片区域内最为显眼的现代建筑。此前,它们是北京奥运会的配套建筑,2011年,经过一番改建后,汉能集团成为它们的新主人,它也是唯一一家落户这块“风水宝地”的公司。
过去三四年时间里,汉能集团打造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太阳能上市公司,它的名字一夜之间广为人知。
今年3月,汉能集团旗下在港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简称“汉能薄膜”)总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一举超越了中国国内所有太阳能企业市值的总和。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晋升为中国的新首富。
几乎没有给外界过多的预热,李河君以及他所掌控的汉能集团便成为近年来商业世界里横空杀出的一匹“黑马”。而关于李河君本人,外界估算其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身价无疑加剧了这位新能源“大亨”的神秘色彩。这个故事出现的背景有些突兀,曾经因光伏产业登上首富宝座的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与江西赛维LDK创始人彭小峰,公司都已破产,本人身价大跌。
几乎每次面对媒体,李河君都会将汉能集团比喻成一支“超级陆战队”,而作为这支陆战队中的关键火力点,李河君给汉能薄膜设计的目标是:到2020年,汉能薄膜将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市值2万亿元、盈利1000亿元。
这无疑是个足以引起业界震动的宏伟蓝图。
若一切如其所愿,依据汉能薄膜现有股权结构,持有汉能薄膜超过80%股权的李河君,其身价也将超过万亿人民币。
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过去数年,李河君在不同场合宣讲其宏大的产业构想时,来自光伏业界与市场机构对其发出的质疑也从未消退。但面对一波接着一波的质疑,以及做空“攻击”,汉能集团始终未曾倒下。
“读不懂汉能的人,都(会)赔得很惨。”在最近一次与做空机构的博弈中,李河君向对手发出了如此警告。
如过去数年一样,李河君以及他的汉能集团依然笑到了最后,留给对手的,则是可能面临数亿美金的亏损。
但笼罩着汉能集团的谜团仍未解开,这家公司还在光环与争议的双重笼罩下神秘潜行。
“风”“水”轮流转
关于李河君的发家史早已频繁见诸报端,但在2009年之前,汉能集团都在聚光灯之外,“隐形富豪”似乎更符合对当时李河君的描述。
2009年,金融危机余威尚存,香港上市公司红发集团遭受重创,薄膜光伏组件制造商阿波罗集团借机对其发起反向收购并借壳上市,公司名称也变更为“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铂阳太阳能”),是为汉能薄膜前身。
彼时的汉能集团尚未踏足太阳能业务,早已通过水电生意完成巨额资本积累的李河君也正在风电行业深陷泥潭。时至今日,李河君的资产版图中,位于云南省丽江市金沙江干流上的金安桥水电站,以及其它三个水电站仍是为其带来丰厚现金流的关键源头。
尤其是金安桥水电站,这个比葛洲坝规模还要庞大的水电站无疑是将李河君从老家广东河源推向富豪榜的关键跳板,多年后,李河君在谈及这头“利润奶牛”时依旧难掩得意,“金安桥每天带来的利润就有上千万。”
“水电发家后,汉能集团一直想转型,当时汉能还不叫汉能,叫华睿集团(汉能集团前身),而风电投资在当时又是一个很好的概念,所以李河君决定进军风电行业,但由于缺乏经验,亏得一塌糊涂。”一名熟知汉能集团的能源行业人士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时回忆。
来自汉能集团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公司于2000年开始进行风电开发,目前拥有风电总装机量131兆瓦。其在国内投资的两个风电场分别位于江苏省如东县东北部,装机容量100兆瓦,和宁夏西北部的贺兰山风电场,装机容量为31兆瓦。
如今,即便光环罩身的李河君早已被外界冠以清洁能源的领军人物,但其水电发家后的投资经历却并非外界所传般光鲜。
2003年4月,如东县风电一期项目面向国际招标,汉能最终以每度电0.368元的最低价中标,这一竞标价也将同期参与竞标的各大央企及外资风电公司都挡在门外。
然而,中标后的汉能集团随即陷入了融资困局,如东县政府一名官员向《中国企业家》记者透露,汉能集团拿下标的后,各大银行对其进行评估后认定,以中标电价计算,汉能集团根本无利可图。随后,骑虎难下的汉能集团曾试图调高电价,但遭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强硬反对。
“他们明显准备不足,当初报出这个竞标价,那还可以随便改?他们自己每度电的成本价大概在0.4-0.5元之间,项目上马后亏损了几千万。”上述官员说。
事实上,汉能集团低价中标的实为如东县最为优质的风电资源,但陷入经营困局的汉能集团为控制亏损,最后不得不在成本上缩衣节食,原本高度为80米的风机塔筒被人为降低10米,这也让其风机发电效率大为缩水。
“汉能集团之前没搞过风电,也没经验,它占据了如东最好的风电资源,却因为运营问题而节省投资,不仅降低了风机塔筒高度,最后连风机类型也选错了。”如东县能源局副局长李长华证实了这一事实。
李河君带领汉能集团押注风电产业似乎是他拉开资本赌局的第一步,而如东风电项目的失利也无疑是汉能集团折戟风电产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整个公司的资产中,风电板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光伏产业也一直在亏损,实际的利润来源还是老板发家的几个水电站。”汉能集团内部一名中层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
但早已不满足守着四个水电站的李河君又开始了第二轮赌局,节点出现在2009年。
彼时,在无锡尚德、赛维等明星公司的助推下,“光伏概念”无疑是撬动资本市场的关键词,投资者蜂拥而至时,在风电行业腹背受阻的汉能集团也随即杀了进来,李河君瞄上的正是被阿波罗集团反向收购后的铂阳太阳能。
这里是汉能控股集团(简称“汉能集团”)全球业务的总部,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有三幢办公楼,大片的草坪和绿荫衬托下,是这片区域内最为显眼的现代建筑。此前,它们是北京奥运会的配套建筑,2011年,经过一番改建后,汉能集团成为它们的新主人,它也是唯一一家落户这块“风水宝地”的公司。
过去三四年时间里,汉能集团打造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太阳能上市公司,它的名字一夜之间广为人知。
今年3月,汉能集团旗下在港交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简称“汉能薄膜”)总市值突破3000亿港元,一举超越了中国国内所有太阳能企业市值的总和。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晋升为中国的新首富。
几乎没有给外界过多的预热,李河君以及他所掌控的汉能集团便成为近年来商业世界里横空杀出的一匹“黑马”。而关于李河君本人,外界估算其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身价无疑加剧了这位新能源“大亨”的神秘色彩。这个故事出现的背景有些突兀,曾经因光伏产业登上首富宝座的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与江西赛维LDK创始人彭小峰,公司都已破产,本人身价大跌。
几乎每次面对媒体,李河君都会将汉能集团比喻成一支“超级陆战队”,而作为这支陆战队中的关键火力点,李河君给汉能薄膜设计的目标是:到2020年,汉能薄膜将实现销售收入1万亿元、市值2万亿元、盈利1000亿元。
这无疑是个足以引起业界震动的宏伟蓝图。
若一切如其所愿,依据汉能薄膜现有股权结构,持有汉能薄膜超过80%股权的李河君,其身价也将超过万亿人民币。
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过去数年,李河君在不同场合宣讲其宏大的产业构想时,来自光伏业界与市场机构对其发出的质疑也从未消退。但面对一波接着一波的质疑,以及做空“攻击”,汉能集团始终未曾倒下。
“读不懂汉能的人,都(会)赔得很惨。”在最近一次与做空机构的博弈中,李河君向对手发出了如此警告。
如过去数年一样,李河君以及他的汉能集团依然笑到了最后,留给对手的,则是可能面临数亿美金的亏损。
但笼罩着汉能集团的谜团仍未解开,这家公司还在光环与争议的双重笼罩下神秘潜行。
“风”“水”轮流转
关于李河君的发家史早已频繁见诸报端,但在2009年之前,汉能集团都在聚光灯之外,“隐形富豪”似乎更符合对当时李河君的描述。
2009年,金融危机余威尚存,香港上市公司红发集团遭受重创,薄膜光伏组件制造商阿波罗集团借机对其发起反向收购并借壳上市,公司名称也变更为“铂阳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铂阳太阳能”),是为汉能薄膜前身。
彼时的汉能集团尚未踏足太阳能业务,早已通过水电生意完成巨额资本积累的李河君也正在风电行业深陷泥潭。时至今日,李河君的资产版图中,位于云南省丽江市金沙江干流上的金安桥水电站,以及其它三个水电站仍是为其带来丰厚现金流的关键源头。
尤其是金安桥水电站,这个比葛洲坝规模还要庞大的水电站无疑是将李河君从老家广东河源推向富豪榜的关键跳板,多年后,李河君在谈及这头“利润奶牛”时依旧难掩得意,“金安桥每天带来的利润就有上千万。”
“水电发家后,汉能集团一直想转型,当时汉能还不叫汉能,叫华睿集团(汉能集团前身),而风电投资在当时又是一个很好的概念,所以李河君决定进军风电行业,但由于缺乏经验,亏得一塌糊涂。”一名熟知汉能集团的能源行业人士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采访时回忆。
来自汉能集团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公司于2000年开始进行风电开发,目前拥有风电总装机量131兆瓦。其在国内投资的两个风电场分别位于江苏省如东县东北部,装机容量100兆瓦,和宁夏西北部的贺兰山风电场,装机容量为31兆瓦。
如今,即便光环罩身的李河君早已被外界冠以清洁能源的领军人物,但其水电发家后的投资经历却并非外界所传般光鲜。
2003年4月,如东县风电一期项目面向国际招标,汉能最终以每度电0.368元的最低价中标,这一竞标价也将同期参与竞标的各大央企及外资风电公司都挡在门外。
然而,中标后的汉能集团随即陷入了融资困局,如东县政府一名官员向《中国企业家》记者透露,汉能集团拿下标的后,各大银行对其进行评估后认定,以中标电价计算,汉能集团根本无利可图。随后,骑虎难下的汉能集团曾试图调高电价,但遭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强硬反对。
“他们明显准备不足,当初报出这个竞标价,那还可以随便改?他们自己每度电的成本价大概在0.4-0.5元之间,项目上马后亏损了几千万。”上述官员说。
事实上,汉能集团低价中标的实为如东县最为优质的风电资源,但陷入经营困局的汉能集团为控制亏损,最后不得不在成本上缩衣节食,原本高度为80米的风机塔筒被人为降低10米,这也让其风机发电效率大为缩水。
“汉能集团之前没搞过风电,也没经验,它占据了如东最好的风电资源,却因为运营问题而节省投资,不仅降低了风机塔筒高度,最后连风机类型也选错了。”如东县能源局副局长李长华证实了这一事实。
李河君带领汉能集团押注风电产业似乎是他拉开资本赌局的第一步,而如东风电项目的失利也无疑是汉能集团折戟风电产业的一个缩影。
“目前整个公司的资产中,风电板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光伏产业也一直在亏损,实际的利润来源还是老板发家的几个水电站。”汉能集团内部一名中层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
但早已不满足守着四个水电站的李河君又开始了第二轮赌局,节点出现在2009年。
彼时,在无锡尚德、赛维等明星公司的助推下,“光伏概念”无疑是撬动资本市场的关键词,投资者蜂拥而至时,在风电行业腹背受阻的汉能集团也随即杀了进来,李河君瞄上的正是被阿波罗集团反向收购后的铂阳太阳能。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薄膜太阳能掌舵者汉能引领移动能源新时代2018 / 05 / 29
- “嘲笑”汉能2017 / 08 / 03
- 新首富李河君是谁?2015 / 01 / 29
- 李河君与孙正义:谁将手握太阳能的秘钥?2017 / 11 / 30
- 老红:汉能好猜,李河君不好猜2017 / 03 / 27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