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我国光伏产业需要金融创新
2015-04-13 14:29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金融创新;产业;银行利息;计算;电站;融资成本;投融资;联盟
中国光伏电力投融资联盟成立大会暨2015中国光伏投融资论坛于4月3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出席。他表示,一个光伏电站,如果按一个千瓦一万块钱计算的话,按一年发一千度计算,按银行利息10%简单计算,就相当于1块钱一度电才能付够银行利息,如果是按照欧美日的2%和3%的利息,我们到2毛到三毛钱的融资成本。
以下为发言实录:
首先我们为什么成立投融资的联盟?刚才主持人在介绍我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头衔是国家应对气侯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在去年11月12号中美两国元首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指出了中国和美国在2030年之前应对气侯变化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在中国来说就是到2030年碳排放目标尽早实现,第二个目标就是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20%。
第一个目标不去看,第二个目标对新能源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任务,现在光伏和风力发电是1亿千瓦,每天的发电量1.5亿度,如果我们的(除了水电)可再生能源要达到10%比例的时候,需要6亿吨标准煤,大概需要2.3到2.4万亿度电,现在我们只有1500亿度,到那么时候要涨接近20倍。这是一个特别艰巨的任务,为了这一点我们大家探索如何通过投融资的联盟方式来探索金融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来为我们提供20%的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完成这么一个艰巨的任务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
我们先来看待光伏这样一个产业,到目前来看。它是未来最有创新活力的一个产业,它的资源是用之不尽的,所有的资源相比较而言,所有的研究证明太阳能的数量级是其他能源数量级的10倍、100倍、乃至1000倍。太阳能是无处不在的,并且它有一个开发机器的灵活性,一方面它可以大规模的开发,我们可以搞百万千瓦、千万千瓦的光伏发电基地,也可以搞几十瓦,乃至几瓦的应用,比如在牧区一盏灯几瓦就可以做。它在技术创新方面、体制方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它的技术进步也在不断地通过挑起人民对未来技术的畅想。
在2002年,国家能源局主办第一次光伏大会(在新疆),那时候是每一瓦4到5个美元,每一个千瓦的装机在1000万人民币(6.2055,0.0030,0.05%)左右,而现在我们是5到6毛钱一瓦,是原来成本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的第一个光伏项目是4块钱一度,我们现在最贵的是一块钱一度,同时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地进步。2010年获得石墨烯研发奖的专家们,在开发新一代的光伏技术,这些技术又为我们的光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窗口和空间。
现在来看我们的联盟,不仅为现在电站的融资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另外也要为技术进步创新。
联盟要做一些什么事情?我们的光伏产业现在是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行业,我们大体上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电池板,世界产量前10名的企业大概80%在中国,同时我们具备了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能力,好多电池技术最先进的水平(商业化应用的水平)大部分在中国的企业产生的,但是我们缺乏一种技术的创新,我们缺乏一种技术持续地进步。我们想法通过联盟,我们在扩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希望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中国产生引领世界未来的现代化的、先进的光伏电池技术,首先我们要推动我们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光伏发电和其他电力行业一样,它需要20年、50年服务系统,它必须有一个稳定质量的监督体系,我们这个联盟就要倡议大家一起推动光伏质量提高,要为全人类提供稳定、可靠、可持续、可以付得起的电力供应。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质量,这个稳定的质量需要技术的进步,需要企业的自律和监督。
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金融创新,目前我们的融资成本是世界上比较高,比如说我们一个电站,在欧美、日本大概融资利率在3%以下,在中国一般是8%甚至到10%。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比较,一个光伏电站,如果按一个千瓦一万块钱计算的话,按一年发一千度计算,按银行利息10%简单计算,就相当于1块钱一度电才能付够银行利息,如果是按照欧美日的2%和3%的利息,我们到2毛到三毛钱的融资成本。世界银行[微博]在1997年的时候就支持中国搞商业化的开发项目,那时候贷款利率也是2%、3%,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利率来建设长期25年电站的时候,我们的光伏的发电成本实际上远远低于5毛钱。这就是我们未来投融资机制改革为我们新能源的发展(特别是光伏发展)带来一个重要的希望。
我们希望我们这样一个联盟能够真正推动我们的金融体制的改革,不仅为中国,还要为全人类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为全球应对气侯变化、减排温室气体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希望我们这样一个联盟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使命,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谢谢大家。
以下为发言实录:
首先我们为什么成立投融资的联盟?刚才主持人在介绍我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头衔是国家应对气侯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在去年11月12号中美两国元首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指出了中国和美国在2030年之前应对气侯变化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在中国来说就是到2030年碳排放目标尽早实现,第二个目标就是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20%。
第一个目标不去看,第二个目标对新能源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任务,现在光伏和风力发电是1亿千瓦,每天的发电量1.5亿度,如果我们的(除了水电)可再生能源要达到10%比例的时候,需要6亿吨标准煤,大概需要2.3到2.4万亿度电,现在我们只有1500亿度,到那么时候要涨接近20倍。这是一个特别艰巨的任务,为了这一点我们大家探索如何通过投融资的联盟方式来探索金融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机制的创新,来为我们提供20%的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完成这么一个艰巨的任务奠定一个重要的基础。
我们先来看待光伏这样一个产业,到目前来看。它是未来最有创新活力的一个产业,它的资源是用之不尽的,所有的资源相比较而言,所有的研究证明太阳能的数量级是其他能源数量级的10倍、100倍、乃至1000倍。太阳能是无处不在的,并且它有一个开发机器的灵活性,一方面它可以大规模的开发,我们可以搞百万千瓦、千万千瓦的光伏发电基地,也可以搞几十瓦,乃至几瓦的应用,比如在牧区一盏灯几瓦就可以做。它在技术创新方面、体制方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它的技术进步也在不断地通过挑起人民对未来技术的畅想。
在2002年,国家能源局主办第一次光伏大会(在新疆),那时候是每一瓦4到5个美元,每一个千瓦的装机在1000万人民币(6.2055,0.0030,0.05%)左右,而现在我们是5到6毛钱一瓦,是原来成本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的第一个光伏项目是4块钱一度,我们现在最贵的是一块钱一度,同时这些技术还在不断地进步。2010年获得石墨烯研发奖的专家们,在开发新一代的光伏技术,这些技术又为我们的光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打开了一个很大的窗口和空间。
现在来看我们的联盟,不仅为现在电站的融资进行创新,同时还要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另外也要为技术进步创新。
联盟要做一些什么事情?我们的光伏产业现在是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行业,我们大体上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电池板,世界产量前10名的企业大概80%在中国,同时我们具备了技术研发和创新的能力,好多电池技术最先进的水平(商业化应用的水平)大部分在中国的企业产生的,但是我们缺乏一种技术的创新,我们缺乏一种技术持续地进步。我们想法通过联盟,我们在扩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希望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中国产生引领世界未来的现代化的、先进的光伏电池技术,首先我们要推动我们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光伏发电和其他电力行业一样,它需要20年、50年服务系统,它必须有一个稳定质量的监督体系,我们这个联盟就要倡议大家一起推动光伏质量提高,要为全人类提供稳定、可靠、可持续、可以付得起的电力供应。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质量,这个稳定的质量需要技术的进步,需要企业的自律和监督。
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金融创新,目前我们的融资成本是世界上比较高,比如说我们一个电站,在欧美、日本大概融资利率在3%以下,在中国一般是8%甚至到10%。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比较,一个光伏电站,如果按一个千瓦一万块钱计算的话,按一年发一千度计算,按银行利息10%简单计算,就相当于1块钱一度电才能付够银行利息,如果是按照欧美日的2%和3%的利息,我们到2毛到三毛钱的融资成本。世界银行[微博]在1997年的时候就支持中国搞商业化的开发项目,那时候贷款利率也是2%、3%,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利率来建设长期25年电站的时候,我们的光伏的发电成本实际上远远低于5毛钱。这就是我们未来投融资机制改革为我们新能源的发展(特别是光伏发展)带来一个重要的希望。
我们希望我们这样一个联盟能够真正推动我们的金融体制的改革,不仅为中国,还要为全人类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为全球应对气侯变化、减排温室气体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希望我们这样一个联盟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使命,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未来。谢谢大家。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石油销售项目落地2019 / 01 / 09
- 风电融资期待金融创新2016 / 04 / 13
- 老红看光伏:投融资问题已不再是光伏产业的主要障碍2015 / 05 / 18
- “新三板”是中小光伏企业通往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2014 / 05 / 07
- 周小川:多层次资本市场需扫除制度障碍2013 / 09 / 10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