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股份2000万投资民营酒厂 煤企寒冬“饮酒”难取暖?
2014-07-07 00:46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每经记者 岳琦 发自成都
  目前煤炭和白酒行业双双遭遇寒冬,贵州煤企盘江股份却投资酒厂“饮酒取暖”。
  7月5日,盘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出资2000万元,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投资贵州民营酒厂盘县岩博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岩博酒业),建设年产5000吨小锅酒扩建项目。增资扩股完成后,盘江股份持有岩博酒业35.90%的股份。
  对于此番投资目的,盘江股份称,是为促进矿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然而在煤炭主业不振的情况下,低迷的白酒行业能为盘江股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仍存悬念。
  “行业低迷对公司发展没有太大影响。”岩博酒业总经理肖彬玉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岩博酒业主营清香型白酒,具备独特的技术和原料优势,系列酒产品将面向全国市场,预计在明年上市,如果能够消化产能将获得8亿到9亿元营收。肖彬玉还称,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将为岩博酒业进行技术指导。
  “要迅速打开全国市场几乎不可能,区域市场突破也有难度。”贵州当地白酒行业专家万兴贵对记者表示,岩博酒业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在当前白酒消费市场信心不足的背景下,还要面对国内众多清香型领头企业的竞争,而且如采取“猛攻猛打”的销售策略风险很大。
  煤企“饮酒”/
  近年来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煤企经营乏力。作为贵州最大的煤炭企业,盘江股份近期开始推动其多元化发展战略。
  7月5日,盘江股份发布公告称,根据拟定的 《岩博酒业增资扩股协议书》,岩博酒业增资扩股完成后,盘江股份占岩博酒业注册资本5571.20万元的35.9%;贵州盘县盘兴能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兴能源)出资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原岩博酒业股东资产经评估确认后作为出资(评估值为3071.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5.10%。
  岩博酒业此前仅为村办企业,主要采用传统的蒸馏固态法小锅酿酒工艺,经发酵、蒸馏、陈酿、勾兑制成为清香型白酒。岩博酒业2013年至今处于非营业状态,现岩博酒业处于扩建项目建设期。
  目前岩博酒业产能仅为200吨/年,近3年平均年产量为160吨,平均年销售量150吨,主要市场以六盘水市内为主。盘江股份的增资正是为正在扩建的5000吨/年(项目一期按1000吨/年建设)项目注入资金。目前扩产项目已征地100亩,厂房施工主体已完工。
  肖彬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岩博酒业在高原地区生产,使用矿泉水和本地的粮食酿造,而且在技术上也有优势,未来岩博酒业推出的系列产品定位中低端,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都有,而且公司还聘请了专业的销售团队。
  对于为何不选择与其他酒企合作,而与盘江股份合资,肖彬玉称,岩博酒业想要做自己的品牌,虽然盘江股份不懂酒,但认可公司的产品。
  寒冬难熬/
  值得注意的是,岩博酒业并非名不见经传。据贵州电视台报道,去年10月,贵州茅台集团公司名誉董事长、技术总顾问季克良携两名技术员到岩博酒业调研,并提出岩博酒业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以解决投资、管理和市场开发等问题。
  肖彬玉称,季克良曾多次到公司调研,而且在酒厂投产前季克良将专门来进行技术指导。虽然受到白酒业泰斗的指导,但岩博酒业在白酒寒冬之下实现逆袭仍然存在诸多困境。
  对于行业的低迷现状,肖彬玉认为,岩博酒业产品定位不在高端和公务市场,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而且岩博酒业已经在当地市场有一定认可度。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不光是高端公务市场,整个白酒消费信心都受很大影响。”白酒专家杨承平表示,要在短期内做到全国性品牌推广,没有上亿元资金几乎不可能实现。
  长期关注贵州白酒业的万兴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岩博酒业有一定的历史积淀,但就品牌认可度而言与国内清香型白酒还是很大差距,即使从区域市场突破,也没有哪个区域是空白的,都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万兴贵认为,白酒只是盘江股份多元化突围的一个方向。事实上,白酒很难让同样在寒冬中煎熬的盘江股份有多大起色。年报显示,盘江股份2013年收入57.8亿元,同比下降26.6%,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68%。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