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今年首轮巡视清单:工程领域成腐败高发区
2014-07-15 20:42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腐败;首轮;工程领域;清单;苍蝇;工程建设;干部;腐败问题
工程腐败·“一把手”涉案·“小官巨腐”——盘点今年首轮“巡视清单”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张晓松、黄小希)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5日公布的今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反馈汇总情况看,干部群众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反映了14个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多发、“一把手”频频涉案、“小官巨腐”等尤为突出。
专家普遍认为,上述问题表明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依然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
工程领域成腐败“高发区”
近年来,资金量大、利润丰厚的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往往“一个项目建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在这轮巡视过程中,工程建设等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也是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干部群众反映的一个普遍问题。
甘肃省干部群众反映,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复旦大学干部群众反映,江湾校区基建工程严重违规,发生质量事故,存在安全和腐败隐患。河南省干部群众反映,一些领导干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插手土地转让、工程招投标等收受贿赂问题比较严重。
“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高发令人担忧。但也应看到,通过这几轮巡视,我们发现了许多案件线索,为‘打虎拍蝇’锁定了目标。下一步,需要加大打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说。
治愈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顽疾”,还要加强反腐倡廉基础制度建设。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要用制度管权、管钱,念好约束权力的“紧箍咒”,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形成不敢腐也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一把手”涉案呈上升趋势
从天津、山东等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干部群众反映的情况看,“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不仅数量多、危害大,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细数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腐败案件,当事人不少都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这些“书记”“市长”“董事长”“总经理”,或利用手中大权设租寻租谋取私利,或借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国有资产,或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受贿卖官,与一般的腐败案件相比,往往性质更恶劣、危害更大。
“从巡视情况看,我们监管领导干部的‘制度之笼’还不够紧密。”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认为,“一把手”频频涉案背后,是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不透明,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还存在缺陷。
针对这些问题,既要坚持加大问责力度,更要通过深化改革堵塞体制缺陷和管理漏洞,真正将权力关进“制度之笼”。姜明安建议,尽快制定党内重大问题决策程序条例,规范权力运行的程序;公开“一把手”权力清单,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
“苍蝇腐败”问题凸显
苍蝇胃口大,官轻贪腐重,这是本轮巡视过程中干部群众反映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北京市干部群众反映,乡村干部腐败问题凸显,“小官巨腐”问题严重。宁夏回族自治区干部群众反映,涉农资金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海南省干部群众反映,基层反腐败斗争形势较严峻。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基层干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他们的腐败行为是百姓身边的腐败,往往危害更大,影响更坏,对社会的冲击力更大。而且,‘小苍蝇’不打有可能变成‘大老虎’。”辛鸣说。
“苍蝇腐败”问题凸显,曝露出基层反腐制度建设相对薄弱。
高波认为,“小官巨腐”的背后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而是权力是否受到制约的问题。基层干部官不大,但权力不一定小,他们也会寻租、也会腐败。必须尽快加强基层的反腐制度建设,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拍,对一切腐败问题“零容忍”。
新华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张晓松、黄小希)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5日公布的今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反馈汇总情况看,干部群众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反映了14个被巡视地区和单位的一些主要问题,其中,工程建设等领域腐败多发、“一把手”频频涉案、“小官巨腐”等尤为突出。
专家普遍认为,上述问题表明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依然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
工程领域成腐败“高发区”
近年来,资金量大、利润丰厚的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往往“一个项目建起来,一批干部倒下去”。在这轮巡视过程中,工程建设等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也是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干部群众反映的一个普遍问题。
甘肃省干部群众反映,一些领导干部插手工程建设,重大工程项目违规操作损失巨大。复旦大学干部群众反映,江湾校区基建工程严重违规,发生质量事故,存在安全和腐败隐患。河南省干部群众反映,一些领导干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插手土地转让、工程招投标等收受贿赂问题比较严重。
“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高发令人担忧。但也应看到,通过这几轮巡视,我们发现了许多案件线索,为‘打虎拍蝇’锁定了目标。下一步,需要加大打击力度,保持高压态势。”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说。
治愈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顽疾”,还要加强反腐倡廉基础制度建设。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要用制度管权、管钱,念好约束权力的“紧箍咒”,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形成不敢腐也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一把手”涉案呈上升趋势
从天津、山东等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干部群众反映的情况看,“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不仅数量多、危害大,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细数近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腐败案件,当事人不少都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这些“书记”“市长”“董事长”“总经理”,或利用手中大权设租寻租谋取私利,或借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国有资产,或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受贿卖官,与一般的腐败案件相比,往往性质更恶劣、危害更大。
“从巡视情况看,我们监管领导干部的‘制度之笼’还不够紧密。”北京大学教授姜明安认为,“一把手”频频涉案背后,是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不透明,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还存在缺陷。
针对这些问题,既要坚持加大问责力度,更要通过深化改革堵塞体制缺陷和管理漏洞,真正将权力关进“制度之笼”。姜明安建议,尽快制定党内重大问题决策程序条例,规范权力运行的程序;公开“一把手”权力清单,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
“苍蝇腐败”问题凸显
苍蝇胃口大,官轻贪腐重,这是本轮巡视过程中干部群众反映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北京市干部群众反映,乡村干部腐败问题凸显,“小官巨腐”问题严重。宁夏回族自治区干部群众反映,涉农资金违纪违法案件多发。海南省干部群众反映,基层反腐败斗争形势较严峻。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基层干部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他们的腐败行为是百姓身边的腐败,往往危害更大,影响更坏,对社会的冲击力更大。而且,‘小苍蝇’不打有可能变成‘大老虎’。”辛鸣说。
“苍蝇腐败”问题凸显,曝露出基层反腐制度建设相对薄弱。
高波认为,“小官巨腐”的背后不是官大官小的问题,而是权力是否受到制约的问题。基层干部官不大,但权力不一定小,他们也会寻租、也会腐败。必须尽快加强基层的反腐制度建设,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拍,对一切腐败问题“零容忍”。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中石油曾受周蒋等影响政治雾霾严重2018 / 08 / 13
- 国企改革中贱卖腐败:比折扣价再低5到7个百分点2015 / 01 / 30
- 中央查处官员亲缘腐败 三种类型值得警惕2014 / 10 / 24
- 大权在握”造就腐败为谁敲响警钟?2014 / 05 / 20
- 能源系统腐败能否杜绝?2014 / 05 / 20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