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风险减少业务 信托公司现小范围放假
2014-07-31 00:28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信托公司;风险;放假;信托;业务部门;杨卫;收益;赚钱
每经记者 周雅珏 发自北京
当前,本应是金融机构为下半年工作开始忙碌的时刻,但西部某信托华北地区总经理杨卫华(化名)却制定了近半个月的旅游计划,他所分管的三个业务部门近期鲜有新项目成立,于是索性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
事实上,此时放假的信托人士不止杨卫东一个,项目经理张欣(化名)所在的另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业务五部全体员工也选择放假休息,原因是近期无项目可做。
杨卫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信托公司这种状态不能算是无业务可做的被动闲置状态,而是对业务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主动规避风险,减少业务。”
用益信托某研究员表示,信托行业已经过了躺着赚钱的阶段,信托公司已逐步开始分化,由于业绩减速所带来的信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下降,很有可能导致信托团队流失潮的出现。
风控趋于谨慎/
目前,信托资产规模进入11万亿元时代,增速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以来,业内普遍认为项目不好做,近期,部分信托公司业务部门更是出现停工的状况。
杨卫华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信托公司这种状态不能算是无业务可做的被动闲置状态,而是对业务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主动规避风险,减少业务。”
对于部门集体休假的原因,张欣告诉记者:“目前主要是无业务可做,上半年我们部门主要做政信类项目,前几天公司大领导觉得某些地方的政府违约风险加大,突然宣布暂停此类集合项目,现在只能等待开上半年总结大会,看领导如何确定下半年工作方向了。”
事实上,市场融资需求一直较为旺盛,而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一些求“资”若渴的企业从银行无法获得足额贷款需求,于是转向信托寻求帮助。这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意味着机会增多,交易对手选择余地也增大,但部分信托公司的业务部门却选择拒绝不做。
杨卫华向记者表示,“市场上需要融资的项目很多,但今年以来明显感觉所做的项目资质下降,项目风险也相对加大了。个人业绩和项目情况是挂钩的,一单项目出现风险,几年都白做了,现在这种情况还不如不做。”
业务选择陷入两难/
如今,信托公司正遭遇着高收益项目想做而不敢做,低收益业务想做也轮不到你做的尴尬境地。
杨卫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高收益项目对应的是高风险,公司风控对于项目是非常谨慎的,从今年初至今,公司的风控标准就一直在变,好几个上会的项目都被刷掉了。低收益的项目,小公司又做不了,除去客户收益和发行费用等硬性开支,信托公司就不赚钱了。今年国内某家房地产名企融资成本都降到12%了,客户收益业内水平在9.5%~10%左右,发行费用1.5%,信托公司要想赚钱就只能降低收益率,但这种低收益率项目,客户很难接受,只有发行能力强的大信托公司才能发出去。所以,优质项目轮不到小公司来做。
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和2号延期兑付事件的相继出现,使得信托公司业务经理们对于曾经躺着赚钱的通道类业务的热情逐渐变淡。
张欣向记者表示:“前几年我们部门做了大量的银信合作业务,不担风险赚钱容易,现在通道业务的费用千一(千分之一)是正常水平,万七、万五也是常态。规模小的通道类业务,按照我们公司的提成制度,可能不但赚不了钱,还要倒贴。”
通道类业务风险频发,这种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现状,让信托公司更加理性看待此类业务。信托公司在通道业务中虽然扮演的是通道角色,但在法律权责上却是无法撇清责任的。
尽管监管层有意厘清通道业务参与主体的权责,在《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即99号文)中,明确强调融资机构之间的交叉产品和合作业务,必须以合同形式明确项目的风险责任承担主体,提供通道的一方为项目事务风险的管理主体,厘清权利义务。与此同时,银监会还下发 《关于调整信托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晰了信托公司“通道类”业务各方所需承担的责任。但截至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规对相关业务加以约束。
行业增速放缓明显/
目前,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信托行业也面临经营拐点。虽然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11万亿之巨,但行业也正在处于传统业务遭受冲击,创新业务却又迟迟没有找到出路的尴尬境地。中国货币网披露的50家信托公司2014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信托行业增速放缓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50家信托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31.71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6.62亿元。50家信托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88.4亿元,按照平均计算,每家信托公司的盈利水平为3.77亿元。不过,行业前三名华润信托、中融信托及中信信托的净利润总和占到行业总利润的10%。
杨卫华对此解释道,由于信托公司的利润一般是按照项目的期限计提的,今年利润可能包含前两年的项目,今年的项目情况却没有直接体现。业务人员的工资也是如此计提,今年收益包含去年前年的项目收益,现在可能还看得过去,明年就不好说了。
当前,本应是金融机构为下半年工作开始忙碌的时刻,但西部某信托华北地区总经理杨卫华(化名)却制定了近半个月的旅游计划,他所分管的三个业务部门近期鲜有新项目成立,于是索性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
事实上,此时放假的信托人士不止杨卫东一个,项目经理张欣(化名)所在的另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业务五部全体员工也选择放假休息,原因是近期无项目可做。
杨卫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信托公司这种状态不能算是无业务可做的被动闲置状态,而是对业务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主动规避风险,减少业务。”
用益信托某研究员表示,信托行业已经过了躺着赚钱的阶段,信托公司已逐步开始分化,由于业绩减速所带来的信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下降,很有可能导致信托团队流失潮的出现。
风控趋于谨慎/
目前,信托资产规模进入11万亿元时代,增速放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以来,业内普遍认为项目不好做,近期,部分信托公司业务部门更是出现停工的状况。
杨卫华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信托公司这种状态不能算是无业务可做的被动闲置状态,而是对业务保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主动规避风险,减少业务。”
对于部门集体休假的原因,张欣告诉记者:“目前主要是无业务可做,上半年我们部门主要做政信类项目,前几天公司大领导觉得某些地方的政府违约风险加大,突然宣布暂停此类集合项目,现在只能等待开上半年总结大会,看领导如何确定下半年工作方向了。”
事实上,市场融资需求一直较为旺盛,而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一些求“资”若渴的企业从银行无法获得足额贷款需求,于是转向信托寻求帮助。这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意味着机会增多,交易对手选择余地也增大,但部分信托公司的业务部门却选择拒绝不做。
杨卫华向记者表示,“市场上需要融资的项目很多,但今年以来明显感觉所做的项目资质下降,项目风险也相对加大了。个人业绩和项目情况是挂钩的,一单项目出现风险,几年都白做了,现在这种情况还不如不做。”
业务选择陷入两难/
如今,信托公司正遭遇着高收益项目想做而不敢做,低收益业务想做也轮不到你做的尴尬境地。
杨卫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高收益项目对应的是高风险,公司风控对于项目是非常谨慎的,从今年初至今,公司的风控标准就一直在变,好几个上会的项目都被刷掉了。低收益的项目,小公司又做不了,除去客户收益和发行费用等硬性开支,信托公司就不赚钱了。今年国内某家房地产名企融资成本都降到12%了,客户收益业内水平在9.5%~10%左右,发行费用1.5%,信托公司要想赚钱就只能降低收益率,但这种低收益率项目,客户很难接受,只有发行能力强的大信托公司才能发出去。所以,优质项目轮不到小公司来做。
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和2号延期兑付事件的相继出现,使得信托公司业务经理们对于曾经躺着赚钱的通道类业务的热情逐渐变淡。
张欣向记者表示:“前几年我们部门做了大量的银信合作业务,不担风险赚钱容易,现在通道业务的费用千一(千分之一)是正常水平,万七、万五也是常态。规模小的通道类业务,按照我们公司的提成制度,可能不但赚不了钱,还要倒贴。”
通道类业务风险频发,这种收益与风险不匹配的现状,让信托公司更加理性看待此类业务。信托公司在通道业务中虽然扮演的是通道角色,但在法律权责上却是无法撇清责任的。
尽管监管层有意厘清通道业务参与主体的权责,在《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即99号文)中,明确强调融资机构之间的交叉产品和合作业务,必须以合同形式明确项目的风险责任承担主体,提供通道的一方为项目事务风险的管理主体,厘清权利义务。与此同时,银监会还下发 《关于调整信托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晰了信托公司“通道类”业务各方所需承担的责任。但截至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规对相关业务加以约束。
行业增速放缓明显/
目前,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信托行业也面临经营拐点。虽然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11万亿之巨,但行业也正在处于传统业务遭受冲击,创新业务却又迟迟没有找到出路的尴尬境地。中国货币网披露的50家信托公司2014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显示,信托行业增速放缓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50家信托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31.71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6.62亿元。50家信托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88.4亿元,按照平均计算,每家信托公司的盈利水平为3.77亿元。不过,行业前三名华润信托、中融信托及中信信托的净利润总和占到行业总利润的10%。
杨卫华对此解释道,由于信托公司的利润一般是按照项目的期限计提的,今年利润可能包含前两年的项目,今年的项目情况却没有直接体现。业务人员的工资也是如此计提,今年收益包含去年前年的项目收益,现在可能还看得过去,明年就不好说了。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信托业连获“顶层设计” 注册门槛大幅提高 发股发债将成行2015 / 04 / 13
- 信托公司密集发力新三板 谋求新业务“蓝海”2015 / 04 / 10
- “互联网+”之风劲吹 信托公司也开网上直营店了2015 / 04 / 09
- 嫁接多元化金融产品 信托公司发力手机APP2015 / 01 / 15
- 转型财富管理 多家信托公司申请QDII牌照2014 / 07 / 17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