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上市银行存款潮落:存款偏离度影响初现
2014-11-04 01:57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存款;上市银行;影响;存款偏离度;活期存款;银行存款;企业存款;企业客户
多家银行的第三季度存款出现环比负增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2014年6月底、2014年9月底,16家上市银行的存款总规模分别为70.42万亿、77.13万亿、75.62万亿。也就是说,今年三季度末,存款余额环比二季度末共下降1.5162万亿元。其中,除了建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3家小幅增长外,其余13家银行存款环比均为负增长。
存款偏离度考核指标影响初现。
交行高层在分析师会议上解释,三季度末存款比年初下降0.99%,存款竞争非常激烈,影响更大的因素还是监管出台的存款偏离度政策,交行平均余额和月末更加接近了,监管政策因素更大。大家都不去“冲时点”,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今年以来对高成本存款进行了控制,到期不再续作,压缩了数百亿的存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央行信贷收支表分析,企业存款、活期存款是此次存款下降的主因,存款偏离度的影响也集中在这部分。
企业活期存款下降是主因
以“存款立行”的商业银行,罕见的在今年三季度迎来了存款集体下滑。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介绍,这至少是2008年以来,存款规模首次环比出现总体下降。实际上,存款增速放缓在今年中报中就有所体现,个位数增长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
根据各行2014年三季报数据,相较于年初,9家上市银行的存款余额呈现个位数增长,交通银行更是下降0.99%。综合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存款仅增长7.38%。
接下来的第四季度,存款增速可能仍难有改善。
上述银行业分析师介绍,一般来说,银行在四个季度的新增信贷投放量占比约为3:3:2:2,也就是说上半年新增贷款约占全年的60%,这使得近年来第一、第二季度的新增存款约占全年的70%左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3年的四个季度中,16家上市银行的存款分别新增43033、8193、11143、1557亿元,四季度新增存款明显较少。
那么,哪部分存款在下降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统计,截至2014年9月底,四大行各项存款48.65万亿元,环比下降7940亿元。其中,单位存款22.76万亿,环比下降4815亿元;个人存款24.93万亿元,环比仅下降2157亿元。可见,企业存款下降是主因。
从企业存款结构来看,活期存款9.14万亿元,环比下降4595亿元。而定期存款7.39万亿元,环比增长1807亿元。可见,主要是活期存款在减少。
其他上市银行的数据,也存在和四大行类似的情况。
企业存款的波动,明显大于个人存款。
互联网理财的如火如荼,带来了银行存款“搬家”现象。然而,2013年以来,银行存款依然逐个季度增长,并不能构成今年三季度银行存款集体“沦陷”的主因。
某国有大行地方支行行长表示,互联网理财确实对银行存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流,但是,随着各家银行推出类余额宝产品,或者在季度末大量发行高收益理财,这种分流效应在弱化,比如余额宝今年三季度末的规模环比小幅下降。“零售客户存款小而散,试点波动性并不大,即使是下降也相对平稳。”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个人存款的绝大部分是储蓄存款,为23.91万亿元,其在二季度、三季度分别减少1261亿元、2000亿元。
存款偏离度影响路径
9月12日,银监会等三部委联合发文限制银行存款“冲时点”,并设置了3%的月末存款偏离度上限指标。
建行高层亦在分析师会议上指出,从二季度开始,引导政策更强调日均存款,建行存款“冲时点”最低、波动最小,三季度末的存款偏离度为2.30%。今年6、9月底的时点新增存款和日均新增存款靠近。
某城商行北京分行公司部业务人士介绍,实际上,分行七成以上的拉存款压力都在公司部。每到季度末,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留住大企业的存款,比如为企业客户设计一款1月期的短期理财产品(银监会此前叫停了银行发行1月期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较高,但是通过设置一个提前赎回条款,10天即可赎回。
正是由于相对于零售客户而言,企业存款的平均规模很大,季度末拉存款实际上主要是围绕企业客户。存款偏离度的指标出台后,企业客户存款也就成为了首要的控制对象。
上述公司部人士介绍,9月的最后几日就已经开始计算存款偏离度了,以往季末对企业客户的很多优惠政策也基本没做了,最终将存款“控制”在较低的增长水平上。所以,受存款偏离度指标影响较多的,更多是企业存款。
同时,上述国有大行地方支行行长指出,三季度末时,所管辖分行下达的任务仍然是“全力打好存款保卫战”。但是,对企业、个人的季末理财产品推出高收益产品基本没有,从而对活期存款的吸引力降低,9月底的存款余额增长较小。
存款的减少,各家亦在想办法应对。
交行高层介绍,未来活期存款在整个存款中的占比有可能还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因为企业本身的资金管理水平在提高。现在特别关注用什么样的产品来维系企业支付结算的量,包括在考核资源配置上,也更多的向活期存款、一年以内的短期存款等低成本核心负债倾斜,重点是通过现金管理产品和供应链产品,让核心企业的资金在体内循环。托管业务中就有低成本的企业负债数百个亿,会把托管业务进一步做大。
兴业高层则表示,基金公司、财务公司和小的银银平台的金融机构负债在增加,特别是央行今年NCD推出,兴业一直是积极参与者,四季度还会加大力度拓展NCD。
存款的减少,使得16家银行的存贷比环比均出现上升,多家银行逼近75%。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2014年6月底、2014年9月底,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存贷比分别为68.65%、65.88%、68.94%,而这引发了市场对四季度贷款的担忧。
交行高层介绍,从存贷比的管理来看,要放贷款肯定要有存款的增量,在存款竞争加剧、成本抬升的背景下,贷款增速要有所控制。但是,服务客户、维系客户的竞争能力不能降低,更多依靠非信贷业务,有一部分通过理财“非标”、直投、定向募集资金帮助企业进行融资,使信贷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融资的能力不要下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2014年6月底、2014年9月底,16家上市银行的存款总规模分别为70.42万亿、77.13万亿、75.62万亿。也就是说,今年三季度末,存款余额环比二季度末共下降1.5162万亿元。其中,除了建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3家小幅增长外,其余13家银行存款环比均为负增长。
存款偏离度考核指标影响初现。
交行高层在分析师会议上解释,三季度末存款比年初下降0.99%,存款竞争非常激烈,影响更大的因素还是监管出台的存款偏离度政策,交行平均余额和月末更加接近了,监管政策因素更大。大家都不去“冲时点”,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今年以来对高成本存款进行了控制,到期不再续作,压缩了数百亿的存款。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央行信贷收支表分析,企业存款、活期存款是此次存款下降的主因,存款偏离度的影响也集中在这部分。
企业活期存款下降是主因
以“存款立行”的商业银行,罕见的在今年三季度迎来了存款集体下滑。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介绍,这至少是2008年以来,存款规模首次环比出现总体下降。实际上,存款增速放缓在今年中报中就有所体现,个位数增长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
根据各行2014年三季报数据,相较于年初,9家上市银行的存款余额呈现个位数增长,交通银行更是下降0.99%。综合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存款仅增长7.38%。
接下来的第四季度,存款增速可能仍难有改善。
上述银行业分析师介绍,一般来说,银行在四个季度的新增信贷投放量占比约为3:3:2:2,也就是说上半年新增贷款约占全年的60%,这使得近年来第一、第二季度的新增存款约占全年的70%左右。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3年的四个季度中,16家上市银行的存款分别新增43033、8193、11143、1557亿元,四季度新增存款明显较少。
那么,哪部分存款在下降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统计,截至2014年9月底,四大行各项存款48.65万亿元,环比下降7940亿元。其中,单位存款22.76万亿,环比下降4815亿元;个人存款24.93万亿元,环比仅下降2157亿元。可见,企业存款下降是主因。
从企业存款结构来看,活期存款9.14万亿元,环比下降4595亿元。而定期存款7.39万亿元,环比增长1807亿元。可见,主要是活期存款在减少。
其他上市银行的数据,也存在和四大行类似的情况。
企业存款的波动,明显大于个人存款。
互联网理财的如火如荼,带来了银行存款“搬家”现象。然而,2013年以来,银行存款依然逐个季度增长,并不能构成今年三季度银行存款集体“沦陷”的主因。
某国有大行地方支行行长表示,互联网理财确实对银行存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流,但是,随着各家银行推出类余额宝产品,或者在季度末大量发行高收益理财,这种分流效应在弱化,比如余额宝今年三季度末的规模环比小幅下降。“零售客户存款小而散,试点波动性并不大,即使是下降也相对平稳。”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个人存款的绝大部分是储蓄存款,为23.91万亿元,其在二季度、三季度分别减少1261亿元、2000亿元。
存款偏离度影响路径
9月12日,银监会等三部委联合发文限制银行存款“冲时点”,并设置了3%的月末存款偏离度上限指标。
建行高层亦在分析师会议上指出,从二季度开始,引导政策更强调日均存款,建行存款“冲时点”最低、波动最小,三季度末的存款偏离度为2.30%。今年6、9月底的时点新增存款和日均新增存款靠近。
某城商行北京分行公司部业务人士介绍,实际上,分行七成以上的拉存款压力都在公司部。每到季度末,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留住大企业的存款,比如为企业客户设计一款1月期的短期理财产品(银监会此前叫停了银行发行1月期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较高,但是通过设置一个提前赎回条款,10天即可赎回。
正是由于相对于零售客户而言,企业存款的平均规模很大,季度末拉存款实际上主要是围绕企业客户。存款偏离度的指标出台后,企业客户存款也就成为了首要的控制对象。
上述公司部人士介绍,9月的最后几日就已经开始计算存款偏离度了,以往季末对企业客户的很多优惠政策也基本没做了,最终将存款“控制”在较低的增长水平上。所以,受存款偏离度指标影响较多的,更多是企业存款。
同时,上述国有大行地方支行行长指出,三季度末时,所管辖分行下达的任务仍然是“全力打好存款保卫战”。但是,对企业、个人的季末理财产品推出高收益产品基本没有,从而对活期存款的吸引力降低,9月底的存款余额增长较小。
存款的减少,各家亦在想办法应对。
交行高层介绍,未来活期存款在整个存款中的占比有可能还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因为企业本身的资金管理水平在提高。现在特别关注用什么样的产品来维系企业支付结算的量,包括在考核资源配置上,也更多的向活期存款、一年以内的短期存款等低成本核心负债倾斜,重点是通过现金管理产品和供应链产品,让核心企业的资金在体内循环。托管业务中就有低成本的企业负债数百个亿,会把托管业务进一步做大。
兴业高层则表示,基金公司、财务公司和小的银银平台的金融机构负债在增加,特别是央行今年NCD推出,兴业一直是积极参与者,四季度还会加大力度拓展NCD。
存款的减少,使得16家银行的存贷比环比均出现上升,多家银行逼近75%。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2014年6月底、2014年9月底,16家上市银行的平均存贷比分别为68.65%、65.88%、68.94%,而这引发了市场对四季度贷款的担忧。
交行高层介绍,从存贷比的管理来看,要放贷款肯定要有存款的增量,在存款竞争加剧、成本抬升的背景下,贷款增速要有所控制。但是,服务客户、维系客户的竞争能力不能降低,更多依靠非信贷业务,有一部分通过理财“非标”、直投、定向募集资金帮助企业进行融资,使信贷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融资的能力不要下降。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日均拉存款3000万才能成正式工2015 / 05 / 01
- 央行发文将部分同业纳入各项存款 存准率暂为零2014 / 12 / 28
- 白酒转型困局:泸州老窖存款失踪揭存款卖酒迷局2014 / 10 / 16
- 突击揽储被叫停 中小银行存款“脱水”2014 / 09 / 15
- 存款无情溜走 银行拿什么挽留2014 / 04 / 17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