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防治有五大问题 修法严惩污染行为
2014-10-31 01:29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惩;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沈跃跃;检查;主体责任
每经记者李彪 发自北京
10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作了关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检查发现了多方面问题,包括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有的地方政府及部门执法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应对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工作措施不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
沈跃跃表示:“最近,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就《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下一步要认真研究各方面意见,尽快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修改草案,如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对此,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副主任王凤春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工作正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按照规定,应于今年12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有企业宁交罚款不治污/
报告指出,2014年上半年,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7.9%,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下降6.5%,达标天数比例提高1.6个百分点。整体空气质量正在不断改善。
2014年5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5个检查组分赴10省 (市)展开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沈跃跃表示,到今年上半年,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机组占总装机比例分别已达93%和63%。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法律制度逐步落实,配套法规政策不断健全,重点领域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防治执法和监督工作不断加强,防治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但是,“从检查情况看,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从监督检查结果看,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地区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有的地方政府及部门执法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应对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工作措施不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采取“一来就停,一走就排”、“昼停夜排”、瞒报虚报监测数据等方式应付和逃避执法监管。此外,企业违法排污被查处后的罚款额度远低于治污成本,不少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主动治污。
对此,多位环保领域专家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环保领域法制建设的推进,“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在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建议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列入今年立法计划。2014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就《大气污染防治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原有法律文件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增容,加大环境违规处罚力度的趋势明显。
在此次全国人大监管督查过程中,各方面也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主要建议包括:完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强化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惩处力度;建立和完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科学制定和修订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制定排污许可、面源污染控制、机动车管理等配套法规等。
针对监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报告提出了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防治大气污染工作合力;突出重点,依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执法监管,确保法律制度有效实施;完善政策措施,科学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等建议。
报告还建议,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实施在线监控,提高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和公信力。加快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高效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环保产业积极健康发展。
10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作了关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检查发现了多方面问题,包括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有的地方政府及部门执法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应对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工作措施不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等。
沈跃跃表示:“最近,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就《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下一步要认真研究各方面意见,尽快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修改草案,如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对此,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副主任王凤春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工作正在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按照规定,应于今年12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有企业宁交罚款不治污/
报告指出,2014年上半年,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同比下降7.9%,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下降6.5%,达标天数比例提高1.6个百分点。整体空气质量正在不断改善。
2014年5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5个检查组分赴10省 (市)展开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沈跃跃表示,到今年上半年,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机组占总装机比例分别已达93%和63%。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法律制度逐步落实,配套法规政策不断健全,重点领域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防治执法和监督工作不断加强,防治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但是,“从检查情况看,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从监督检查结果看,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地区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有的地方政府及部门执法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没有落实:应对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的工作措施不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采取“一来就停,一走就排”、“昼停夜排”、瞒报虚报监测数据等方式应付和逃避执法监管。此外,企业违法排污被查处后的罚款额度远低于治污成本,不少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主动治污。
对此,多位环保领域专家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环保领域法制建设的推进,“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在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建议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列入今年立法计划。2014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就《大气污染防治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原有法律文件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增容,加大环境违规处罚力度的趋势明显。
在此次全国人大监管督查过程中,各方面也对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主要建议包括:完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强化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加大对违法企业及相关责任人的惩处力度;建立和完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科学制定和修订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制定排污许可、面源污染控制、机动车管理等配套法规等。
针对监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报告提出了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防治大气污染工作合力;突出重点,依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执法监管,确保法律制度有效实施;完善政策措施,科学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等建议。
报告还建议,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实施在线监控,提高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和公信力。加快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高效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环保产业积极健康发展。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工业污染治理、第三方治理等企业获益2016 / 12 / 19
- 钢铁火电等八行业明年完成超标排放整治2016 / 12 / 15
- 建立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 为改善环境提供支撑2016 / 11 / 23
- 河北省出台石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 / 09 / 12
- “土十条”不照搬大气、水污染治理思路2016 / 06 / 14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