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国社融存量122.86万亿 同比增14.3%
2015-02-10 17:51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存量;融资规模;余额;实体经济;银行承兑汇票;外币贷款;社会融资;贴现
初步统计,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2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3.47万亿元,同比增长4.1%;委托贷款余额为9.3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信托贷款余额为5.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6.76万亿元,同比下降1.8%;企业债券余额为1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5.8%;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3.80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从结构看,2014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6.3%,同比低0.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2.8%,同比低0.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7.6%,同比高1.0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4%,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5.5%,同比低0.9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5%,同比高0.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与上年末持平。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同比增速为可比口径数据。
附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各构成指标的定义及统计方法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这里的金融体系也是整体金融的概念,其内涵与增量定义基本相同。
从指标构成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由四个部分九项指标构成,即有: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其中,当前其他项中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
为真实反映实体经济实际获得的融资状况,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按账面值或面值进行统计。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各构成指标定义和统计方法具体如下。
1.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人民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金融机构向境内非金融企业、个人、机关团体以贷款、票据贴现、垫款等方式提供的人民币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和境外获得的资金支持不包括在内。
2.外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外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末金融机构向境内非金融企业、个人、机关团体以贷款、票据贴现、垫款、押汇、福费廷等方式提供的外币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和境外获得的资金支持不包括在内。外币贷款余额根据期末汇率折合人民币后计入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3.委托贷款:指一定时期末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只包含一般委托贷款,不包含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
4.信托贷款:指一定时期末信托投资公司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用信托投资计划吸收的资金,对信托投资计划规定的单位和项目发放的贷款余额。信托贷款不列入信托投资公司自身的资产负债表。
5.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指一定时期末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未到金融机构进行贴现融资的余额,即金融机构表内表外并表后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统计上体现为企业签发的全部银行承兑汇票扣减已在银行表内贴现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社会融资规模中不重复计算。
6.企业债券:指一定时期末由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余额,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公司债、可转债和可分离可转债等。
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指一定时期末非金融企业通过正规金融市场进行的股票融资余额,是当前非金融企业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
8.投资性房地产:指一定时期末金融机构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存量。包括出资的土地所有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等。
9.其他:指一定时期末实体经济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等获得的资金余额,当前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和贷款公司贷款余额。
从结构看,2014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6.3%,同比低0.4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2.8%,同比低0.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7.6%,同比高1.0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4.4%,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5.5%,同比低0.9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9.5%,同比高0.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与上年末持平。
注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等部门。
注2:当期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同比增速为可比口径数据。
附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各构成指标的定义及统计方法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实体经济(非金融企业和个人)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余额。这里的金融体系也是整体金融的概念,其内涵与增量定义基本相同。
从指标构成看,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由四个部分九项指标构成,即有: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投资性房地产+其他
其中,当前其他项中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和贷款公司贷款。
为真实反映实体经济实际获得的融资状况,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按账面值或面值进行统计。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各构成指标定义和统计方法具体如下。
1.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人民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末(月末、季末或年末)金融机构向境内非金融企业、个人、机关团体以贷款、票据贴现、垫款等方式提供的人民币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和境外获得的资金支持不包括在内。
2.外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的外币贷款是指一定时期末金融机构向境内非金融企业、个人、机关团体以贷款、票据贴现、垫款、押汇、福费廷等方式提供的外币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和境外获得的资金支持不包括在内。外币贷款余额根据期末汇率折合人民币后计入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3.委托贷款:指一定时期末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贷款人或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向境内实体经济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中只包含一般委托贷款,不包含现金管理项下的委托贷款。
4.信托贷款:指一定时期末信托投资公司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用信托投资计划吸收的资金,对信托投资计划规定的单位和项目发放的贷款余额。信托贷款不列入信托投资公司自身的资产负债表。
5.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指一定时期末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未到金融机构进行贴现融资的余额,即金融机构表内表外并表后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统计上体现为企业签发的全部银行承兑汇票扣减已在银行表内贴现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在社会融资规模中不重复计算。
6.企业债券:指一定时期末由非金融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余额,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公司债、可转债和可分离可转债等。
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指一定时期末非金融企业通过正规金融市场进行的股票融资余额,是当前非金融企业重要的直接融资方式。
8.投资性房地产:指一定时期末金融机构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存量。包括出资的土地所有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等。
9.其他:指一定时期末实体经济从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等获得的资金余额,当前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和贷款公司贷款余额。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2040年英国电动车市场到底有多大2018 / 07 / 30
- 煤炭清洁利用要区分存量增量2015 / 04 / 08
- 地方债存量处置细则出台 明年1月上报债务余额2014 / 10 / 23
- 天然气调价 几家欢喜几家愁2014 / 08 / 25
- 新疆LNG存量气价欲调整 天然气价或迎新一轮上调2014 / 04 / 18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