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水源地遭“跨省污染” 环保部介入 上游已关停11家企业
2015-02-12 00:53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静宁县;经济新闻;隆德县;西安;水源;环保局;相关人士;记者
每经记者 张静 毕华章 发自西安
水源地污染事件,再次在甘肃静宁县上演。
近日,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甘肃静宁县第一水源地东峡水库以及主水源地“甘泉调水”,因严重污染,从去年开始水质一度降为劣V类,静宁饮用水源地已告急。
对此,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因上游邻县隆德县企业排污,早在2004年县城就出现过饮水危机,但由于涉及跨省,水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解决静宁水源地污染问题,1月28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带队来到静宁,就水污染问题召开甘肃、宁夏两省相关部门的协调会,并要求两省制定跨省两县常态协调机制。此后,按照环保部要求,隆德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当地环保部门、水务部门等已开始落实相关工作,“隆德县环保执法部门已经关停了11家污染企业,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
然而,污染严重的水源地要想完全恢复并不容易。“现在全县主要使用庙堡水源地,还有一些地下水和地表水。被污染的水源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有所改善。”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说。
多年治污未果/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脚下,该县的主要水源地是东峡水库,多年来一直是静宁县13万人口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地。由于东峡水库上游宁夏隆德县工业企业常年排污,致使东峡水库遭到严重污染,从而直接威胁静宁县饮用水安全。
据当地媒体报道,静宁县饮用水危机早在去年年中就有苗头,静宁县居民的饮用水中多次出现剑水蚤和红线虫等污染物,当地居民甚至只能使用纯净水做饭。
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静宁县水污染至少可以追溯至2004年,当年居民的饮用水中便有虫子出现。不过,该人士坦言由于污染来源于上游的宁夏隆德县,因跨省障碍,多年未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县基本上没有啥大厂,现有的几家增加了环保设施,比较规范了。而上游企业我们从2004年开始就去协调过,但是污染企业跟我们不是一个县,管不了。”上述环保局相关人士称。
据新华社报道,上游污染源除隆德县的一些畜禽养殖场外,主要污染源为一家名为恒泰的淀粉厂。该淀粉厂位于隆德县温堡乡,是个人独资企业,成立于2006年5月。
对于静宁县水污染一事,新华社报道称,几年来,静宁县和隆德县之间协调治污的往来函件众多,包括《关于赴贵市协商解决我市静宁县饮用水源污染问题的函》、《静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议治理我县东峡库区上游污染源的函》等,但多年来两县之间的污染问题一直难以治理。
环保部协调治污/
“跨省污染”难以协调,成为横亘在静宁县水污染治理前的难题。“饮用水源污染的最主要问题就在于跨省跨地区。”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称。
在两县之间协调多年无果的情况下,经过静宁县环保局与水务局等部门的多次协调,终于等来好消息。
据公开报道,1月28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带队来到静宁,次日在隆德县召集甘肃、宁夏两省相关部门协调会。在会上,隆德县向静宁县承诺,今年开始其一定保证渝河、甘渭河两条河流在隆德县的出境水质达到国家要求的IV类标准,并尽可能提高出境水质标准达到III类。
在环保部要求下,跨省两县常态协调机制也正在加紧酝酿建立。“现在环保部翟副部长来了以后,协调两省达成了一个框架协议,接下来就是落实工作。”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翟副部长当时就定下了相关方案,当地环保部门、水务部门等都开始落实相关工作。”隆德县环保局相关人士也表示,隆德县环保执法部门已经关停了11家污染企业,“加强环保执法,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
尽管如此,静宁县的居民饮用水依然不容乐观。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透露,目前静宁县的水源地主要包括东峡水库、庙堡,但在东峡水库遭污染之后,现在主要使用庙堡的水,还有一些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严重的水源地恢复起来并不容易,“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改善。”
水源地污染事件,再次在甘肃静宁县上演。
近日,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甘肃静宁县第一水源地东峡水库以及主水源地“甘泉调水”,因严重污染,从去年开始水质一度降为劣V类,静宁饮用水源地已告急。
对此,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因上游邻县隆德县企业排污,早在2004年县城就出现过饮水危机,但由于涉及跨省,水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解决静宁水源地污染问题,1月28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带队来到静宁,就水污染问题召开甘肃、宁夏两省相关部门的协调会,并要求两省制定跨省两县常态协调机制。此后,按照环保部要求,隆德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当地环保部门、水务部门等已开始落实相关工作,“隆德县环保执法部门已经关停了11家污染企业,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
然而,污染严重的水源地要想完全恢复并不容易。“现在全县主要使用庙堡水源地,还有一些地下水和地表水。被污染的水源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有所改善。”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说。
多年治污未果/
静宁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脚下,该县的主要水源地是东峡水库,多年来一直是静宁县13万人口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地。由于东峡水库上游宁夏隆德县工业企业常年排污,致使东峡水库遭到严重污染,从而直接威胁静宁县饮用水安全。
据当地媒体报道,静宁县饮用水危机早在去年年中就有苗头,静宁县居民的饮用水中多次出现剑水蚤和红线虫等污染物,当地居民甚至只能使用纯净水做饭。
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静宁县水污染至少可以追溯至2004年,当年居民的饮用水中便有虫子出现。不过,该人士坦言由于污染来源于上游的宁夏隆德县,因跨省障碍,多年未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县基本上没有啥大厂,现有的几家增加了环保设施,比较规范了。而上游企业我们从2004年开始就去协调过,但是污染企业跟我们不是一个县,管不了。”上述环保局相关人士称。
据新华社报道,上游污染源除隆德县的一些畜禽养殖场外,主要污染源为一家名为恒泰的淀粉厂。该淀粉厂位于隆德县温堡乡,是个人独资企业,成立于2006年5月。
对于静宁县水污染一事,新华社报道称,几年来,静宁县和隆德县之间协调治污的往来函件众多,包括《关于赴贵市协商解决我市静宁县饮用水源污染问题的函》、《静宁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议治理我县东峡库区上游污染源的函》等,但多年来两县之间的污染问题一直难以治理。
环保部协调治污/
“跨省污染”难以协调,成为横亘在静宁县水污染治理前的难题。“饮用水源污染的最主要问题就在于跨省跨地区。”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称。
在两县之间协调多年无果的情况下,经过静宁县环保局与水务局等部门的多次协调,终于等来好消息。
据公开报道,1月28日,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带队来到静宁,次日在隆德县召集甘肃、宁夏两省相关部门协调会。在会上,隆德县向静宁县承诺,今年开始其一定保证渝河、甘渭河两条河流在隆德县的出境水质达到国家要求的IV类标准,并尽可能提高出境水质标准达到III类。
在环保部要求下,跨省两县常态协调机制也正在加紧酝酿建立。“现在环保部翟副部长来了以后,协调两省达成了一个框架协议,接下来就是落实工作。”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翟副部长当时就定下了相关方案,当地环保部门、水务部门等都开始落实相关工作。”隆德县环保局相关人士也表示,隆德县环保执法部门已经关停了11家污染企业,“加强环保执法,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管。”
尽管如此,静宁县的居民饮用水依然不容乐观。上述静宁县环保局相关人士透露,目前静宁县的水源地主要包括东峡水库、庙堡,但在东峡水库遭污染之后,现在主要使用庙堡的水,还有一些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严重的水源地恢复起来并不容易,“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改善。”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2019“中国时间”年度经济新闻盘点:十大能源行业新闻2020 / 01 / 10
- QFII青睐格力 公募扎堆全通 谁传承了价值投资的真谛?2015 / 05 / 04
- 数万亿险资“狩猎”房地产会被颠覆吗?2015 / 04 / 30
- 抛弃四小票新进两蓝筹 前“公募一姐”风格转换?2015 / 04 / 29
- 中国资本市场15年赚万倍传奇人物指点大牛市见顶特征,7股还要涨50%以上才行!2015 / 04 / 06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