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价下跌酿恶果 中信在澳铁矿损失25亿美元
2015-03-26 00:36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矿价;铁矿;中信;恶果;铁矿石价格;澳大利亚;攀钢钒钛;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刘灿邦 发自北京
3月24日,中信股份(00267,HK)确认,中澳铁矿进行了25亿美元(约合155亿人民币)的减值拨备。矿价下跌是此次减值的主要原因。目前铁矿石价格为55美元/吨,中澳铁矿的产品成本在80美元~90美元/吨,几乎不能盈利。
就“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布局是否发生改变”及“未来是否会加剧亏损”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中信方面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一位匿名人士向记者表示,中信此次减值拨备或许意在剥离部分资产,未来将通过某种方式减少在澳洲铁矿石项目中的占比。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中信方面的证实。
矿价下跌是“祸根”
中信股份表示,如此巨额的减值拨备导致营业利润缩水25亿美元,包括17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和7.94亿美元的房地产和设备减值。此举还导致公司去年净利润下降20%,至398亿港元。
据了解,中信方面曾在2006年斥资4.15亿美元买下西澳大利亚两个拥有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全部股权。原计划投产时间定于2009年7月,直到2013年12月,“中澳SINO铁矿项目”生产的首船成品矿才付运。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智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信买下上述铁矿时,该项目还是非常有利的。从2006年开始,国际矿价就一路上涨,即使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2009年依然没有阻挡矿价的上涨。但在2014年以后,国际矿价出现大幅跳水。
事实上,上述项目最初成本预算为33.19亿美元,但到首船成品矿付运时累计耗资已近100亿美元。
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中信当初收购该铁矿,由于缺少前期调研,去了之后发现好多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搞好,又投了很多钱。另外,冶炼工艺方面也曾出现问题。
在上述分析人士看来,矿价的大幅跳水对该项目是致命的。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的预测,2015年铁矿石价格在供需形势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预计全年均价在60~65美元,2016年随着一些高成本矿逐步退出市场,供需进一步趋于平衡,矿价将较2015年有所提高。
中企出海需谨慎
铁矿石价格高企时,中国钢铁企业为了从上游压缩成本,中国资本大举投资海外矿产资源,掀起一波海外收购矿产企业的高潮。比如,中铝注资力拓、华菱入股FMG、中国五矿有色收购OZ,国际资源市场上频现中国企业的身影。
公开资料显示,铁矿石权益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亚洲的蒙古、印尼、朝鲜地区和南美洲的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地。中国大部分权益矿分布在澳大利亚。
与中信股份类似的一个例子,还有攀钢钒钛(000629,SZ)。去年3月19日起,鞍澳公司0.6亿澳元股东贷款转为卡拉拉公司股权生效之后,攀钢钒钛持有卡拉拉股权比例达到52.16%,实现绝对控股,需要将卡拉拉并入合并报表。
但是,由于矿价持续下跌及卡拉拉生产尚未完全理顺,2014年公司财务报表合并卡拉拉导致公司净利润减少约27亿元。其中,约3.6亿澳元(合人民币17亿元)为减值准备。卡拉拉入表也成为公司2014年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攀钢钒钛的一位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卡拉拉项目前几年效益还可以,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大环境不好,钢铁过剩导致矿石需求下降,供给仍相对过剩,导致效益恶化。至于未来是否会剥离卡拉拉项目,该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未来的打算还得看国际国内的大环境。”
李新创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有风险的,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不清,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和人才,这些是摆在中企出海面前的主要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铁矿的吸引力逐渐在减弱,澳大利亚很多中小矿都已经停产了,对于中国钢铁而言,走出去建厂可能是一个方向。
李新创亦表示,目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有条件的地方去投资设厂,很多钢铁企业将参与进来,并且已经在做具体规划。
3月24日,中信股份(00267,HK)确认,中澳铁矿进行了25亿美元(约合155亿人民币)的减值拨备。矿价下跌是此次减值的主要原因。目前铁矿石价格为55美元/吨,中澳铁矿的产品成本在80美元~90美元/吨,几乎不能盈利。
就“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布局是否发生改变”及“未来是否会加剧亏损”等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中信方面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一位匿名人士向记者表示,中信此次减值拨备或许意在剥离部分资产,未来将通过某种方式减少在澳洲铁矿石项目中的占比。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中信方面的证实。
矿价下跌是“祸根”
中信股份表示,如此巨额的减值拨备导致营业利润缩水25亿美元,包括17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和7.94亿美元的房地产和设备减值。此举还导致公司去年净利润下降20%,至398亿港元。
据了解,中信方面曾在2006年斥资4.15亿美元买下西澳大利亚两个拥有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全部股权。原计划投产时间定于2009年7月,直到2013年12月,“中澳SINO铁矿项目”生产的首船成品矿才付运。
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智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信买下上述铁矿时,该项目还是非常有利的。从2006年开始,国际矿价就一路上涨,即使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2009年依然没有阻挡矿价的上涨。但在2014年以后,国际矿价出现大幅跳水。
事实上,上述项目最初成本预算为33.19亿美元,但到首船成品矿付运时累计耗资已近100亿美元。
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中信当初收购该铁矿,由于缺少前期调研,去了之后发现好多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搞好,又投了很多钱。另外,冶炼工艺方面也曾出现问题。
在上述分析人士看来,矿价的大幅跳水对该项目是致命的。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的预测,2015年铁矿石价格在供需形势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预计全年均价在60~65美元,2016年随着一些高成本矿逐步退出市场,供需进一步趋于平衡,矿价将较2015年有所提高。
中企出海需谨慎
铁矿石价格高企时,中国钢铁企业为了从上游压缩成本,中国资本大举投资海外矿产资源,掀起一波海外收购矿产企业的高潮。比如,中铝注资力拓、华菱入股FMG、中国五矿有色收购OZ,国际资源市场上频现中国企业的身影。
公开资料显示,铁矿石权益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亚洲的蒙古、印尼、朝鲜地区和南美洲的巴西、秘鲁、阿根廷等地。中国大部分权益矿分布在澳大利亚。
与中信股份类似的一个例子,还有攀钢钒钛(000629,SZ)。去年3月19日起,鞍澳公司0.6亿澳元股东贷款转为卡拉拉公司股权生效之后,攀钢钒钛持有卡拉拉股权比例达到52.16%,实现绝对控股,需要将卡拉拉并入合并报表。
但是,由于矿价持续下跌及卡拉拉生产尚未完全理顺,2014年公司财务报表合并卡拉拉导致公司净利润减少约27亿元。其中,约3.6亿澳元(合人民币17亿元)为减值准备。卡拉拉入表也成为公司2014年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攀钢钒钛的一位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卡拉拉项目前几年效益还可以,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大环境不好,钢铁过剩导致矿石需求下降,供给仍相对过剩,导致效益恶化。至于未来是否会剥离卡拉拉项目,该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未来的打算还得看国际国内的大环境。”
李新创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有风险的,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不清,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和人才,这些是摆在中企出海面前的主要问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铁矿的吸引力逐渐在减弱,澳大利亚很多中小矿都已经停产了,对于中国钢铁而言,走出去建厂可能是一个方向。
李新创亦表示,目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有条件的地方去投资设厂,很多钢铁企业将参与进来,并且已经在做具体规划。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中钢协:铁矿石重回降价通道2013 / 10 / 11
- 无烟煤市场延续回落态势,块煤出货承压2019 / 04 / 09
- 铁矿石资源税征收比例将下调 铁矿业亟待深度整合2015 / 04 / 10
- 中国需求难见太大起色 铁矿石价格反弹或终结2013 / 10 / 08
- 新疆发文干预煤价北疆不超120元/吨南疆不超110元/吨2017 / 10 / 12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