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政密集出台 重点房企转型“痴心不改”
2015-04-01 00:39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每经实习记者 王婷婷 发自成都
  从3月27日两部委联合下发通知,提出统筹调整土地和商品房供给后,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对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下调,以及财政部、国税总局房屋转让营业税减免门槛的下调,一系列楼市新政,让房地产市场看到了复苏希望。但开发商在近期陆续召开的业绩会上,依旧高调谈转型,不为可能的市场反弹改变已经确定的战略方向。
  在这两天各房企举行的业绩会上,万科、万达、恒大、远洋等上市房企,都有明确的转型思路,尤其以“地产+产业”的模式备受重视。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前我国经济正值换挡转型期,政府鼓励房企从传统住宅进入更复合化的产业地产开发,这也符合行业利润率下降格局下,大房企谋求利润的自然选择。
  万科:发力地产延伸业务
  “未来,万科需要坚定转型。”在昨日(3月31日)召开的2014年业绩会上,万科总裁郁亮说。
  “公司转型”和“重构组织竞争力”被万科视为房地产“白银时代”的新增长点。而对转型的方向,郁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未来万科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平台。”而万科需要“在拐点到来之前完成”的转型,主要途径之一便是“地产+产业”。
  在业绩会上,郁亮透露,在“三好住宅”+“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未来十年业务版图构想中,万科在传统的住宅业务以外,将加大探索度假物业、服务式公寓以及装修与智能家居等地产延伸新业务。
  “我们希望在十年后,新业务能取得和住宅并驾齐驱的地位。”郁亮直言。
  恒大:深化多元战略
  在从单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向业务复合型企业的转型上,恒大将继续深化多元战略。
  在恒大2014年业绩会上,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透露,未来将分拆恒大旗下矿泉水、粮油和乳业三大产业赴港上市。
  记者注意到,在恒大的业绩报告中,除房地产开发、物业投资、物业管理服务三大业务,恒大还列出了“其他业务”一项,其中矿泉水、粮油、乳业、健康四大业务,在2014年的投放资金已达到64.2亿元,录得收入25.45亿元。“四大业务未来还会继续投放资源,2015年的目标投资额为20亿元,其后两年将分别再投入15亿元和10亿元。”许家印认为,恒大矿泉水、粮油等产业料今年内可分别录得盈利。
  而对于“其他产业”近三年的亏损状况,许家印回应称,目前集团于其他产业的投资,在集团总销售的占比微不足道,房地产业务是集团的基础,其他业务则是战略产业。
  远洋:“海鸥IV”玩“四元格局”
  在3月30日远洋地产召开的2014业绩会上,远洋地产公布了第四步发展战略“海鸥Ⅳ”,制定了未来五年内,远洋地产“住宅开发、不动产开发投资、房地产金融、客户服务”的四元业务格局。
  对于四元业务的资产配置比例,远洋地产透露,即住宅开发占40%,不动产投资占30%,房地产金融占20%,客户服务业占10%。
  “客户服务业务由养老、传统物业服务和物业管理的升级、以及基于客户资源展开的服务业务等三个方面组成。”
  远洋地产董事局主席李明则认为,养老业务可能是未来在房地产相关行业当中,可以取代或者占有像如今增量住宅开发业务的重要性,所以为它做多大的努力和尝试都是值得的。
  万达:第四次转型发力四大板块
  “万达共经历了四次转型。从大连走向全国,从房地产向商业地产转型,从单一房地产企业向综合性企业集团转型。2015年,将是万达第四次转型,万达将全面转型服务业企业集团,努力打造商业、文旅、金融、电商四大支柱产业。”缺席万达2014年业绩会的王健林在此前的年会上如是描述。
  万达方面表示,在新的发展模式下,万达预计到2020年形成商业、文旅、金融、电商基本相当的四大板块,彻底实现转型升级。
  记者注意到,在目前万达“国际化”“轻资产”“服务业”三大转型布局中,地产与文化、旅游、金融、商业等产业的融合尤其突出。
  对于着力提升娱乐与旅游设施的万达,王健林此前就直言,“我们对文娱、传媒、体育产业有浓厚兴趣。在房地产方面,我们的目标只是在全球主要城市开设高档酒店。”
  “地产+产业”房企的自然选择
  对于万科、万达、远洋、恒大等大型房企纷纷选择产业地产突围转型,刘璐告诉记者,这是在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大房企谋求更多利润来源的自然选择。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也指出,房企已经无法通过房价上涨和土地增值来赚得高利润,房地产作为“最大规模资金蓄水池”的作用也在降低,会面临多元化的转型。
  刘璐也表示,从经济转型角度来看,鼓励开发企业从传统的住宅和商业进入更复合化的产业地产开发,把地方的产业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也符合政策基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