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深圳8项目“解锁” 生命人寿火速支援13.77亿贷款
2015-04-10 00:54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佳兆业;深圳;贷款;境内贷款;解锁;债权人;房源;接盘
◎每经记者 区家彦 发自广州
由于“锁房”事件,佳兆业(01638,HK)遭遇了一连串债务危机,如今出现重大转机。
昨日(4月9日),佳兆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位于深圳的八个项目部分房源已经“解锁”,项目状态从房管局锁定变为司法查封,这意味着引发佳兆业此次危机的行政封锁正式退出。但受限于司法查封状态,这些项目仍无法正常销售。紧接着,佳兆业二股东生命人寿宣布拟向佳兆业提供13.77亿元的两年期贷款,以用于缴付公司去年拿下的深圳大鹏新区地块土地款。
但这并不意味着佳兆业完全从债务泥淖中获救。随着境内债权人纷纷提出资产保全申请,佳兆业的经营状态已全面停滞,公司只是赢得暂时喘息机会。由于债务重组谈判停滞不前,佳兆业债务危机结局仍扑朔迷离。
香港粤海证券投资银行董事黄立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境内债权人大多数是有抵押的债务,在目前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的情况下,通过将佳兆业的项目分拆出售,他们能大大降低损失的概率。但对于缺乏抵押物的境外债权人与股东而言,一旦破产清算,他们可能血本无归。
房源“解锁”又遭法院查封
公告显示,佳兆业位于深圳的四个处于预售阶段的项目部分房源于4月7日已经获得“解锁”,分别为佳兆业大鹏假日广场、悦峰花园、中央广场以及山海美域花园(佳兆业前海广场)。此外,公司位于深圳的三项已落成物业项目所有未售单位,以及一项用作出租的物业也获解除锁定。
上述八个项目是从去年12月初起,被深圳市规土委的相应地方分支机关陆续锁定买卖协议备案、限制任何转让或抵押的登记以及限制业权。据公司估算这批被“锁定”房源总价值超过50亿元,导致佳兆业位于深圳区域的所有经营活动随即处于“休克”状态。此次项目获得解锁,意味着政府层面对项目的行政封锁解除。
然而,房源“解锁”并不意味着佳兆业的经营状况随即重回正轨。公告显示,在上述“解锁”的项目中,大量未售单位遭地方法院司法查封。截至4月7日,上述八个深圳项目合计受司法查封的物业面积约为14.52万平方米。
金融机构争相“踩踏”以求自保,是导致佳兆业全国项目陆续被债权人申请查封资产的主要原因。佳兆业透露,截至4月7日,公司债权人已经向相关法院提出共70份境内贷款下的资产保全申请,公司已接获相关法院对其增加至约148.27亿元境内贷款下的资产保全,共有28份民事裁定书与60份法院应诉通知书。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深圳佳兆业接获6份应诉书,法院责令公司需要以被告身份出席4月16日以及5月5日的案件庭审。
由于流动性面临枯竭,如今佳兆业只能依赖外部融资维持现金流开支。昨日,佳兆业发布公告称,二股东生命人寿将向公司提供13.77亿元的贷款,用于支付公司与生命人寿在去年联合拿下的大鹏地块地价款,以避免因延期支付地价款而受罚。
海外债权人寄望新接盘者
尽管房源“解锁”是融创此前提出要约收购佳兆业的前提条件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收购进程有望提速。由于房源“解锁”提升了债权人谈判的底气,在各方利益的纠缠下,佳兆业危机的结局更加扑朔迷离。
对于融创而言,拿下佳兆业的难度变得更大。黄立冲向记者表示,由于深圳楼市回暖明显,这意味着“解锁”后佳兆业在深圳的资产变得更加值钱,债权人也因此有更多的筹码谈判,融创很难找到合适的理由让债权人让步。尽管在首轮境外债务重组谈判失败后,佳兆业与债权人仍在沟通新的重组方案,但除非融创为达成交易作出大幅让步,否则交易完成的可能性并不大。
境外债权人则寄望于能有新的“白武士”接盘。一位佳兆业离岸债券投资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行政封锁的解除,佳兆业在一线城市的资产吸引力明显提升,他们希望实力更强的大房企接盘,以提出更优的债务重组方案。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高管认为,由于佳兆业的现状已经较融创提出要约收购时更加恶劣,公司流动性接近枯竭,短期债务急剧上升,即便有新的“白武士”出现,提出的债务重组条件也许会更差,境外债权人有可能得不偿失。
其实,对于境内债权人而言,如果收购僵局迟迟没有进展,他们有可能提出清算的要求,让佳兆业最终走向破产。
《《《
佳兆业债务危机大事记
2014年11月28日
佳兆业深圳4个项目超2000套房源被“锁定”。
12月4日
佳兆业宣布主要股东大正出售11.21%股权予生命人寿。
12月10日
佳兆业董事会主席郭英成辞职,第二大股东生命人寿代表接任。
12月31日
上海万科将接手佳兆业上海青湾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及股东贷款。
2015年1月1日
郭英成辞职触发提前还款条文,共涉及贷款本金4亿港元及利息。佳兆业未如约偿还。
1月6日
佳兆业龙岗区旧改项目合作伙伴要求终止合作协议,并退回已经支付的12亿元人民币。
1月8日
佳兆业无法按时支付一笔2020年到期债券的2600万美元利息。
2月1日
融创收购佳兆业上海4个项目,代价总计近23.75亿元。
2月5日
融创购入佳兆业25.29亿股份,正式成为佳兆业第一大股东。
由于“锁房”事件,佳兆业(01638,HK)遭遇了一连串债务危机,如今出现重大转机。
昨日(4月9日),佳兆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位于深圳的八个项目部分房源已经“解锁”,项目状态从房管局锁定变为司法查封,这意味着引发佳兆业此次危机的行政封锁正式退出。但受限于司法查封状态,这些项目仍无法正常销售。紧接着,佳兆业二股东生命人寿宣布拟向佳兆业提供13.77亿元的两年期贷款,以用于缴付公司去年拿下的深圳大鹏新区地块土地款。
但这并不意味着佳兆业完全从债务泥淖中获救。随着境内债权人纷纷提出资产保全申请,佳兆业的经营状态已全面停滞,公司只是赢得暂时喘息机会。由于债务重组谈判停滞不前,佳兆业债务危机结局仍扑朔迷离。
香港粤海证券投资银行董事黄立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境内债权人大多数是有抵押的债务,在目前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的情况下,通过将佳兆业的项目分拆出售,他们能大大降低损失的概率。但对于缺乏抵押物的境外债权人与股东而言,一旦破产清算,他们可能血本无归。
房源“解锁”又遭法院查封
公告显示,佳兆业位于深圳的四个处于预售阶段的项目部分房源于4月7日已经获得“解锁”,分别为佳兆业大鹏假日广场、悦峰花园、中央广场以及山海美域花园(佳兆业前海广场)。此外,公司位于深圳的三项已落成物业项目所有未售单位,以及一项用作出租的物业也获解除锁定。
上述八个项目是从去年12月初起,被深圳市规土委的相应地方分支机关陆续锁定买卖协议备案、限制任何转让或抵押的登记以及限制业权。据公司估算这批被“锁定”房源总价值超过50亿元,导致佳兆业位于深圳区域的所有经营活动随即处于“休克”状态。此次项目获得解锁,意味着政府层面对项目的行政封锁解除。
然而,房源“解锁”并不意味着佳兆业的经营状况随即重回正轨。公告显示,在上述“解锁”的项目中,大量未售单位遭地方法院司法查封。截至4月7日,上述八个深圳项目合计受司法查封的物业面积约为14.52万平方米。
金融机构争相“踩踏”以求自保,是导致佳兆业全国项目陆续被债权人申请查封资产的主要原因。佳兆业透露,截至4月7日,公司债权人已经向相关法院提出共70份境内贷款下的资产保全申请,公司已接获相关法院对其增加至约148.27亿元境内贷款下的资产保全,共有28份民事裁定书与60份法院应诉通知书。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深圳佳兆业接获6份应诉书,法院责令公司需要以被告身份出席4月16日以及5月5日的案件庭审。
由于流动性面临枯竭,如今佳兆业只能依赖外部融资维持现金流开支。昨日,佳兆业发布公告称,二股东生命人寿将向公司提供13.77亿元的贷款,用于支付公司与生命人寿在去年联合拿下的大鹏地块地价款,以避免因延期支付地价款而受罚。
海外债权人寄望新接盘者
尽管房源“解锁”是融创此前提出要约收购佳兆业的前提条件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收购进程有望提速。由于房源“解锁”提升了债权人谈判的底气,在各方利益的纠缠下,佳兆业危机的结局更加扑朔迷离。
对于融创而言,拿下佳兆业的难度变得更大。黄立冲向记者表示,由于深圳楼市回暖明显,这意味着“解锁”后佳兆业在深圳的资产变得更加值钱,债权人也因此有更多的筹码谈判,融创很难找到合适的理由让债权人让步。尽管在首轮境外债务重组谈判失败后,佳兆业与债权人仍在沟通新的重组方案,但除非融创为达成交易作出大幅让步,否则交易完成的可能性并不大。
境外债权人则寄望于能有新的“白武士”接盘。一位佳兆业离岸债券投资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行政封锁的解除,佳兆业在一线城市的资产吸引力明显提升,他们希望实力更强的大房企接盘,以提出更优的债务重组方案。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高管认为,由于佳兆业的现状已经较融创提出要约收购时更加恶劣,公司流动性接近枯竭,短期债务急剧上升,即便有新的“白武士”出现,提出的债务重组条件也许会更差,境外债权人有可能得不偿失。
其实,对于境内债权人而言,如果收购僵局迟迟没有进展,他们有可能提出清算的要求,让佳兆业最终走向破产。
《《《
佳兆业债务危机大事记
2014年11月28日
佳兆业深圳4个项目超2000套房源被“锁定”。
12月4日
佳兆业宣布主要股东大正出售11.21%股权予生命人寿。
12月10日
佳兆业董事会主席郭英成辞职,第二大股东生命人寿代表接任。
12月31日
上海万科将接手佳兆业上海青湾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及股东贷款。
2015年1月1日
郭英成辞职触发提前还款条文,共涉及贷款本金4亿港元及利息。佳兆业未如约偿还。
1月6日
佳兆业龙岗区旧改项目合作伙伴要求终止合作协议,并退回已经支付的12亿元人民币。
1月8日
佳兆业无法按时支付一笔2020年到期债券的2600万美元利息。
2月1日
融创收购佳兆业上海4个项目,代价总计近23.75亿元。
2月5日
融创购入佳兆业25.29亿股份,正式成为佳兆业第一大股东。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佳兆业接盘方或存变数:不排除有国企接盘可能性2015 / 05 / 04
- 佳兆业创始人郭英成“杀回”董事会 再任主席2015 / 04 / 13
- 【快讯】佳兆业今日13时复牌 需立即偿还债务达280亿元2015 / 02 / 09
- “融绿恋”落下心理阴影 孙宏斌迎娶佳兆业先“约法五章”2015 / 02 / 09
- 融创正式宣布全面收购佳兆业 生命人寿留守2015 / 02 / 07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