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传资本姜广策谈医药股:追风口“猪”守成长“牛”
2015-03-20 00:31  · 来源:  · 作者:  · 责编:系统管理员
  ◎每经记者 牟璇
  在近期市场风起云涌的上涨中,医药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新兴医疗技术为代表的基因测序、干细胞治疗等热门板块受到资金疯狂追捧,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连续暴涨。医疗产业,一直都是被各路资金所密切关注的产业,尤其是医疗产业未来的发展及投资机遇,更是该行业投资者关注的重中之重。
  作为医疗专业资深投资人,姜广策创建德传资本,专注于A股医疗类上市公司投资,业绩出众。对于牛市中的医药股投资,姜广策有一套“养猪”、“养牛”的投资方法论:对于青睐市场空间巨大的新兴医学“猪”股的投资者,可以密切跟踪国际医学的最新进展,对每一个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都不要轻易否定;对于专注业绩高增长“牛”股研究的投资者,跟踪药品销售数据和公司层面的变化非常重要。
  医药板块重在投资稀缺性
  NBD:最近的A股市场非常活跃,其中医疗板块特别抢眼,基因测序、干细胞治疗、远程医疗无疑是医疗板块最热门的三个细分主题。实际上这三个主题在去年也都纷纷炒作过,而新年后再度被疯狂炒作,相关个股迭创新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姜广策:这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大盘在去年四季度开始的狂飙中涨幅将近40%,但医药板块严重落后,整个四季度只涨了区区3%不到,位列各行业指数倒数第二,这为今年医药板块的启动留下了空间,这可以归结为市场资金博弈因素;另一方面,可归结为医药股投资的方法论问题,我有一个观点可以用养猪和养牛来做比喻,所谓养牛就是投资医药股业绩的高成长,这种扎实的业绩带来的牛股表现非常坚实,这是真正可以穿越周期的,也是我们每一个医药股投资者应该倾尽全力去挖掘的。
  NBD:在最近医药市场整体表现出众的背景下,你更倾向于怎样的投资逻辑?
  姜广策:举个例子,比如2008年到2012年的中恒集团,其主打产品血栓通注射液受益于2009版医保和基药政策,中国医药市场进入了一段高增长,从2007年底到2012年销售规模增长了6倍左右,而同期中恒集团的股价则翻了20多倍。所以如果能在2007年底买入中恒集团拿到2012年,那投资回报是相当理想的,我认为这就是医药股的价值投资,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跟住药企的产品销售状况和及时掌握销售数据,我称之为养牛法。
  另外一个投资方法我称之为养猪法,核心就是投资未来可预期的大市场空间,这方面案例也很多,我举一个美国这两年最热门的医药股为例,该公司名为朱诺治疗(Juno Therapeutics,JUNO),2014年底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一度最高冲到了60亿美元,而其目前还没有营业收入,还处于烧钱的阶段,市场给它那么高估值的原因在于该公司正在开展的新型肿瘤疗法具有完全消灭癌细胞的惊人效果,相比起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等,这种新技术堪称革命性,目前整个美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所以市场给予朱诺治疗几十亿美元的市值也不为过。
  总而言之,无论“养猪”还是“养牛”,其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核心因素,即稀缺性,业绩的高增长或市场的巨大空间,这都是一种稀缺性,唯有稀缺才能卖高价,这本身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A股医药板块在去年底的相对低估给今年的表现留出了空间,而去年已经露出苗头的基因测序和干细胞治疗等概念在进一步取得市场共识后率先反弹,成为了医药板块的上涨先锋。
  新兴医疗是风口上的猪
  NBD:在新兴医疗产业的上市公司中,最看好的是哪个领域?
  姜广策:所有医药板块的新概念、新题材都可以看做是猪,作为专业投资医药板块的机构,德传资本一直也在关注这些新兴的医疗产业,我认为基因测序、干细胞或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都蕴含机会,每个领域都值得关注。
  NBD:你如何看待基因测序这样的新技术,未来这个行业是否会发展成医疗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细分行业,或者是现在市场热情有些炒作过度?
  姜广策:基因测序会是未来医药行业的主要投资线索,因为这是未来医疗行为的基础,每一个人你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数据包,而数据就藏在每个人的DNA序列当中,因此,我们完全能想象出未来的一个场景就是,以后每个人都会像掌握自己的银行信息一样掌握自己的基因数据,然后根据自己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活动,在分子水平上实现中医一贯的精髓——辨证施治,这就是个性化医疗的数据基础。
  NBD:互联网医疗也是最近很热门的话题,很多公司也陆续在做互联网医疗,你认为这一块的发展前景如何,面临哪些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姜广策:互联网医疗我也比较看好,但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只是手段,核心还在医疗,目前我国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主体还是公立医院。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让新业态能有成长的机会,虽然目前来看很多商业模式还很稚嫩,但我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新格局出现,对此我们一直在密切跟踪。
  NBD:这类题材股中,也有很多带有概念炒作的成分,例如通过并购涉足新兴产业,如何鉴别这些伪成长类医疗公司?
  姜广策: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借用索罗斯的一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A股也是如此,尤其是医药板块有很高的研究门槛,各种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让一般投资者很难判断,唯一的方法就是依靠专业判断,看这个概念是否有落地的可行性,其实很多医疗业内的专业人士一眼即可看出其到底是不是真有价值,只是大众不知道而已。
  研究不到家、跟踪不到位成最大风险
  NBD:对于一直困扰在药企身上的药品降价问题,您认为对整个医药股的估值和成长会有怎样的影响?
  姜广策:有关招标降价的这个因素,实际上从2013年起就开始压制医药板块的表现了,2013年二季度到2014年底,医药板块都深受药品降价因素的困扰而表现不振,从短期看这当然会影响制药股的业绩增速,但实际上我们更应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目前中国通过GMP认证的药厂高达近5000家,老实讲国内的药企数量实在太多了,这么低的行业集中度带来的问题就是市场混乱,药品降价势必将淘汰一批产品线无特色,销售网络薄弱,欠缺政府事务能力的中小公司,他们让出来的市场空间让大企业去填补是个好事,同时,真正支撑医药板块的核心要素是中国的医保支付总额还在增长中,最近政府提出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的标准,这个总的盘子还在扩大。未来随着小企业的退出,大企业可以获取更多市场空间,这最终是有利于行业的,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足虑。
  NBD:您认为,2015年医疗板块的核心主题可能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对医疗股的投资,如何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姜广策: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我的医药股投资方法论上来了,我认为每一个医药股投资者既可以“养猪”也可以“养牛”,核心在于你要清楚自己投资的标的是猪还是牛。对于“养猪”者来说,关键在于跟踪国际医学的最新进展,对每一个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都不要轻易否定,而要认真去研究其内在合理的东西,这就是能把猪吹上天的风口,不可不察,除了做技术跟踪外,国内还需政策因素跟踪,我国的医药行业是深受政策影响的,如果技术上的新趋势又能得到国内政策上的扶持和引导,两方面形成共振则是最佳。
  而对于“养牛”者来说,关键就是跟踪药品销售数据和公司层面的变化,无论“养猪”还是“养牛”最大的风险就是研究不到家,跟踪不到位。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94%
6%
相关阅读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video
503604249086294579.jpg
248393539728826338.jpg
590825454915592194.jpg
729927665644342725.jpg
interview
exhibition
更多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 联系电话:010-65369450(9491/9438)官网 QQ群253151626

邮箱: nengyuanwang@126.com | 京ICP备14049483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025号 | 中国能源报社版权所有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