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供南水北调中线七成水 绿色循环发展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2015-04-10 09:30
· 来源:
· 作者:chinanews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南水北调;永续北上;水源地;清水;丹江水质;发展;陕西省;陕南
4月5日下午,2015年全国网络媒体“公祭黄帝暨南水北调中线源头行”集体采访活动在西安长安区举行。陕西省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林业厅等5家单位的领导向媒体编辑记者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陕西省所作的工作和成就。
A 南水北调中线70%水量来自陕西
据悉,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陕西省是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汉、丹江流域在陕西涵盖陕南三市28个县(区),为中线工程提供了70%的水量。
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向记者表示,中线工程开工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承诺,按照“循环、集中、工程、补偿、问责”的工作思路,全力加快汉、丹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陕南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源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汉江、丹江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和III类,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评为2014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截至2014年底,我省启动实施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等七大类项目168个,建成69个,在建99个,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3.05亿元,完成投资51.09亿元。陕南县(区)级以上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均已完工并实现了全覆盖。
B 绿色循环发展为有源头清水来
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为汉江、丹江水质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倒逼落后产能淘汰,确保了优良水质安全出省。为此,陕南各级政府不断完善各项水质保护措施。汉中市出台《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安康市出台《关于加强汉江水质保护的意见》,商洛市出台《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据陕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郝彦伟介绍,针对陕南黄姜皂素行业,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拿出1500万元,用于黄姜污染治理的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使黄姜皂素行业形成循环产业链,减少了污染,增进了效益,取得了6项国家专利。
“陕南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资源重要涵养地,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南水北调的供水水质和水生态环境。”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韩一冰介绍,为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下一步将指导陕南三市编制和完善城市、县城排水专项规划,包装策划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建立分年度建设项目库。同时,将推动陕南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场配套设施建设,结合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和新型农村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置模式。
C 开展水保生态建设维护陕南山清水秀
水量、优良水质源源不断供京津,我省汉丹江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遵循“安澜惠民、生态宜居、持续发展”的治理新理念,实施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治理、沿江绿化和水景观建设,努力打造“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滩平航通、人水和谐”的新汉江,初步形成丹江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发展格局。
“位于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商洛市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陕西省林业厅总工程师范民康介绍,为确保水源地生态安全,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多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累计投入中省资金58亿元,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陕南地区森林覆盖率为62%,林木蓄积量为2.5亿立方米,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为116.83亿立方米,林业生态建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提供了良好森林生态环境。
A 南水北调中线70%水量来自陕西
据悉,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陕西省是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汉、丹江流域在陕西涵盖陕南三市28个县(区),为中线工程提供了70%的水量。
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向记者表示,中线工程开工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承诺,按照“循环、集中、工程、补偿、问责”的工作思路,全力加快汉、丹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陕南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源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汉江、丹江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和III类,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评为2014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截至2014年底,我省启动实施汉江、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等七大类项目168个,建成69个,在建99个,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33.05亿元,完成投资51.09亿元。陕南县(区)级以上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均已完工并实现了全覆盖。
B 绿色循环发展为有源头清水来
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为汉江、丹江水质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倒逼落后产能淘汰,确保了优良水质安全出省。为此,陕南各级政府不断完善各项水质保护措施。汉中市出台《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安康市出台《关于加强汉江水质保护的意见》,商洛市出台《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据陕西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郝彦伟介绍,针对陕南黄姜皂素行业,省级环保专项资金拿出1500万元,用于黄姜污染治理的科技攻关和示范工程,使黄姜皂素行业形成循环产业链,减少了污染,增进了效益,取得了6项国家专利。
“陕南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资源重要涵养地,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南水北调的供水水质和水生态环境。”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韩一冰介绍,为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下一步将指导陕南三市编制和完善城市、县城排水专项规划,包装策划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建立分年度建设项目库。同时,将推动陕南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场配套设施建设,结合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和新型农村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村镇生活垃圾处置模式。
C 开展水保生态建设维护陕南山清水秀
水量、优良水质源源不断供京津,我省汉丹江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遵循“安澜惠民、生态宜居、持续发展”的治理新理念,实施防洪保安、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治理、沿江绿化和水景观建设,努力打造“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滩平航通、人水和谐”的新汉江,初步形成丹江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发展格局。
“位于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商洛市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陕西省林业厅总工程师范民康介绍,为确保水源地生态安全,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多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累计投入中省资金58亿元,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陕南地区森林覆盖率为62%,林木蓄积量为2.5亿立方米,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为116.83亿立方米,林业生态建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提供了良好森林生态环境。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加紧谋划 年底完成两规划一方案2019 / 12 / 13
- 让南水永续润泽北方大地2019 / 12 / 12
- 没让一块废料掉进南水北调水渠2018 / 10 / 18
- 构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屏障2017 / 12 / 12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效益显著2017 / 02 / 08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