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建东西两条地下排蓄廊道避免雨洪内涝
2015-04-10 09:55
· 来源:
· 作者:chinanews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内涝;北京;三环;廊道;蓄廊道;地下水;工程建设;水系
北京有望在城区东西两侧各建立一个地下深层排蓄廊道,用于防止雨洪灾害;并加快“三环水系”水环境改善工程建设,实现水体循环流动。
排蓄廊道避免雨洪内涝
根据昨日公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北京市将开展东、西两条地下深层排蓄廊道工程研究,尽快开工建设。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西两条地下深层排蓄廊道参考了西方国家大型地下蓄排水设施。北京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的排蓄廊道将可大量收集西部山区流向中心城区的洪水,东部的排蓄廊道是为了快速收集中心城区的降雨,避免形成内涝。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两条廊道还处于设计阶段,位置、规模都没有确定。
地下水超采区域将回补
北京现有的河道,尤其是城区的河道,往往给人一种水流稀少、水质不佳的感觉,这一方面是由于上游来水极少,基本多以再生水为水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河流、湖泊之间难以流动、循环。《意见》提出,北京将加快覆盖中心城区和多个远郊区县的“三环水系”水环境改善工程建设。
除了连通以外,还要通过再生水补水、雨洪水利用,实现“三环水系”的互连互通、循环流动,结合滨水绿道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北京还将加快地下水回补工程建设,逐步实施城市应急水源地停采,在潮白河密怀顺水源区、西郊山前平原区、昌平山前平原区等地下水超采区域实施地下水回补。
此外,《意见》明确表示,将推进京津冀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执法,实现有序衔接。
“三环水系”水环境改善工程
第一环
连通“六海”、筒子河、菖蒲河等河湖,在中心城区核心部位形成约20公里的“一环”环状水带,通过实施水质净化工程和补充清水,实现水体循环流动。
第二环
连通长河、北护城河、南护城河、通惠河等10条河道及玉渊潭、龙潭湖、朝阳公园等8个公园的湖泊,形成约60公里的“二环”环状水带。将实施清河至圆明园湖、长河至紫竹院湖和动物园湖等河湖连通与水质改善工程,在小月河、北土城沟、二道沟、北护城河、南护城河等河段实施水体循环工程。
第三环
连通永定河、京密引水渠、北运河以及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凉水河、新凤河等河道,形成约230公里,贯穿门头沟、通州、顺义、昌平、大兴等区域的“三环”环状水带。(记者饶沛)
排蓄廊道避免雨洪内涝
根据昨日公布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及水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北京市将开展东、西两条地下深层排蓄廊道工程研究,尽快开工建设。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西两条地下深层排蓄廊道参考了西方国家大型地下蓄排水设施。北京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的排蓄廊道将可大量收集西部山区流向中心城区的洪水,东部的排蓄廊道是为了快速收集中心城区的降雨,避免形成内涝。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两条廊道还处于设计阶段,位置、规模都没有确定。
地下水超采区域将回补
北京现有的河道,尤其是城区的河道,往往给人一种水流稀少、水质不佳的感觉,这一方面是由于上游来水极少,基本多以再生水为水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河流、湖泊之间难以流动、循环。《意见》提出,北京将加快覆盖中心城区和多个远郊区县的“三环水系”水环境改善工程建设。
除了连通以外,还要通过再生水补水、雨洪水利用,实现“三环水系”的互连互通、循环流动,结合滨水绿道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北京还将加快地下水回补工程建设,逐步实施城市应急水源地停采,在潮白河密怀顺水源区、西郊山前平原区、昌平山前平原区等地下水超采区域实施地下水回补。
此外,《意见》明确表示,将推进京津冀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执法,实现有序衔接。
“三环水系”水环境改善工程
第一环
连通“六海”、筒子河、菖蒲河等河湖,在中心城区核心部位形成约20公里的“一环”环状水带,通过实施水质净化工程和补充清水,实现水体循环流动。
第二环
连通长河、北护城河、南护城河、通惠河等10条河道及玉渊潭、龙潭湖、朝阳公园等8个公园的湖泊,形成约60公里的“二环”环状水带。将实施清河至圆明园湖、长河至紫竹院湖和动物园湖等河湖连通与水质改善工程,在小月河、北土城沟、二道沟、北护城河、南护城河等河段实施水体循环工程。
第三环
连通永定河、京密引水渠、北运河以及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凉水河、新凤河等河道,形成约230公里,贯穿门头沟、通州、顺义、昌平、大兴等区域的“三环”环状水带。(记者饶沛)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内涝频发呼唤城市“留白”2018 / 07 / 18
- 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折射的城市扩张问题2016 / 08 / 05
- 从“海洋”城市到“海绵”城市2016 / 07 / 26
- 城市内涝 不是管网惹的祸2016 / 06 / 12
- 以快速排涝为主 郊外储存为辅2016 / 05 / 13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