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合并再升温:双引擎促重组概念站“风口”
2015-04-09 08:40
· 来源:
· 作者:刘丽靓
· 责编:系统管理员
国企合并;风口;引擎;国企;改革;分拆;国际竞争力;国家核电
原标题:国企合并再升温:双引擎促重组概念站“风口”
在“一带一路”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背景下,国企,尤其是央企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目前的央企重组将有两个趋势,一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央企为加速国际化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装备制造业、核电、通信等战略性行业进行强强联合、同类合并的重组将加快;二是随着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的下发,分类改革和混改的推进,央企将迎来大规模拆分归类的重组。”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企改革全面落地以及国家战略的推进,重组热潮即将形成。
强强联合 提升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南车、中国北车4月3日先后公告称,其合并事项已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会议无条件审核通过以及商务部反垄断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并于7日正式复牌。这意味着全球最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中国中车”即将孕育而生。
此外,国家核电和中电投的重组合并也有新进展。商务部反垄断局公示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收购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案》显示,现国家核电控股股东国务院,拟将其持有的66%股份无偿划转给中电投持有,公示期将于3月27日到期。另据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透露,国家核电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正在与中电投进行合并重组,组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不仅如此,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甚至中海油和中石化等也加入了“被合并”的传闻中,虽然相关各方均出来辟谣,但不断被证实的案例,仍被市场所追捧。
近日,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黄丹华在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会上表示,央企要积极参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周边“互联互通”等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要以高铁、核电、特高压、4G、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为依托,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管理走出去,努力打造中国品牌。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李曙光表示,这种大型国企之间的强强合并是跟“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战略以及央企“做大做强”战略结合起来的。这种战略性重组,会加速央企合并的步伐,最后整合成三五十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从而增加国际竞争力,降低恶性竞争,减少管理成本。对于垄断性的国有企业目前更加注重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管理上的成本。
分拆重组将成新趋势
“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即是重新划分国企界限,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因此未来国有企业在经营领域上的收缩很可能会带来大量剥离、分拆的重组交易。”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这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更为突出,例如,3月30日,中国交建在H股发布公告称,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拟将下属疏浚业务相关的资产、人员和机构进行重组并设立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推进中交疏浚设立后将中交疏浚分拆上市。
从地方上来看,继上海、安徽、四川、广州等地一系列的资产运作后,杭州市国资委主任屠辛庚近日表示,对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分类监管是此次国企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杭州市将按照资产属性和业务类型,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三类,5月底前将完成企业分类工作。待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明确后,再根据其不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聚。
“未来国企将有并有拆,同业的将更多进行合并,非同业的拆的多一些,目标就是实现整体上市。”李曙光表示,一些大型国企整体上市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因此,下一步比较急的事就是通过业务分拆使央企更为专业。
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
“今年央企并购重组会迎来一个新的特点,即面向国际化,面向资本市场,更加市场化。”李曙光表示,在混合所有制和分类改革两翼的驱动下,并购重组将更为活跃,从而促使大型国企能够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表示,央企重组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活力与投资机会,对于装备制造业、核电、通信等战略性行业,可以关注行业龙头企业,关注低估值蓝筹股,改革红利将惠及这些上市公司;对于分类改革和混改的相关企业,可关注一些涉及改制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经营者和员工持股等消息的上市公司。
方正证券认为,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通过资本市场改革是最理想途径之一,从央企到地方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是市场主题投资的最大红利。集团核心资产注入、整体上市、跨集团借壳等是国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改革的主要形式,根据目前上市公司资产和集团资产对比来看,军工、科研院所存在大量优质资产。此外,地方国企改革目前大量推进整体上市和跨集团资产整合,后续存在跨集团资产注入等投资机会。从混改分类改革预期来看,预计商业一类公司以地方国企投资机会为主,央企中的医药、食品等领域将受益激励机制变革,商业二类公司在投资机会方面或有超预期方面,关注军工、基建、核电、信息技术、科研院所改制、基础建设等领域。
在“一带一路”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战略背景下,国企,尤其是央企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目前的央企重组将有两个趋势,一是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央企为加速国际化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装备制造业、核电、通信等战略性行业进行强强联合、同类合并的重组将加快;二是随着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的下发,分类改革和混改的推进,央企将迎来大规模拆分归类的重组。”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企改革全面落地以及国家战略的推进,重组热潮即将形成。
强强联合 提升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南车、中国北车4月3日先后公告称,其合并事项已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会议无条件审核通过以及商务部反垄断局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并于7日正式复牌。这意味着全球最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中国中车”即将孕育而生。
此外,国家核电和中电投的重组合并也有新进展。商务部反垄断局公示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收购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股权案》显示,现国家核电控股股东国务院,拟将其持有的66%股份无偿划转给中电投持有,公示期将于3月27日到期。另据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透露,国家核电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正在与中电投进行合并重组,组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不仅如此,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甚至中海油和中石化等也加入了“被合并”的传闻中,虽然相关各方均出来辟谣,但不断被证实的案例,仍被市场所追捧。
近日,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黄丹华在中央企业规划发展工作会上表示,央企要积极参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周边“互联互通”等战略,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要以高铁、核电、特高压、4G、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为依托,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管理走出去,努力打造中国品牌。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李曙光表示,这种大型国企之间的强强合并是跟“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战略以及央企“做大做强”战略结合起来的。这种战略性重组,会加速央企合并的步伐,最后整合成三五十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从而增加国际竞争力,降低恶性竞争,减少管理成本。对于垄断性的国有企业目前更加注重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管理上的成本。
分拆重组将成新趋势
“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即是重新划分国企界限,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因此未来国有企业在经营领域上的收缩很可能会带来大量剥离、分拆的重组交易。”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这在资本市场上表现更为突出,例如,3月30日,中国交建在H股发布公告称,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拟将下属疏浚业务相关的资产、人员和机构进行重组并设立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推进中交疏浚设立后将中交疏浚分拆上市。
从地方上来看,继上海、安徽、四川、广州等地一系列的资产运作后,杭州市国资委主任屠辛庚近日表示,对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和分类监管是此次国企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杭州市将按照资产属性和业务类型,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三类,5月底前将完成企业分类工作。待国有企业功能定位明确后,再根据其不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聚。
“未来国企将有并有拆,同业的将更多进行合并,非同业的拆的多一些,目标就是实现整体上市。”李曙光表示,一些大型国企整体上市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因此,下一步比较急的事就是通过业务分拆使央企更为专业。
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
“今年央企并购重组会迎来一个新的特点,即面向国际化,面向资本市场,更加市场化。”李曙光表示,在混合所有制和分类改革两翼的驱动下,并购重组将更为活跃,从而促使大型国企能够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表示,央企重组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活力与投资机会,对于装备制造业、核电、通信等战略性行业,可以关注行业龙头企业,关注低估值蓝筹股,改革红利将惠及这些上市公司;对于分类改革和混改的相关企业,可关注一些涉及改制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经营者和员工持股等消息的上市公司。
方正证券认为,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通过资本市场改革是最理想途径之一,从央企到地方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是市场主题投资的最大红利。集团核心资产注入、整体上市、跨集团借壳等是国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改革的主要形式,根据目前上市公司资产和集团资产对比来看,军工、科研院所存在大量优质资产。此外,地方国企改革目前大量推进整体上市和跨集团资产整合,后续存在跨集团资产注入等投资机会。从混改分类改革预期来看,预计商业一类公司以地方国企投资机会为主,央企中的医药、食品等领域将受益激励机制变革,商业二类公司在投资机会方面或有超预期方面,关注军工、基建、核电、信息技术、科研院所改制、基础建设等领域。
中国能源网 http://www.cnenergy.org
新闻立场

- 2015年系国企大重组年 电力等央企大规模合并2015 / 03 / 02
- 国企合并重组浪潮将至 建筑电力铁路存整合预期2015 / 03 / 02
- 重构钛酸锂电池 “多快好省”存储未来2018 / 08 / 08
- BAT大佬激辩“下一个风口”:不融合都活不好2015 / 03 / 23
- IT领袖对话“下一个风口” 李彦宏:吹得我难受2015 / 03 / 22
【稿件声明】凡来源为中国能源报(能源网—中国能源报)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能源报所有,未经
中国能源报社书面授权,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阳光电源日本展会签单100MW
- 国家电投年度“成绩单”亮眼
- 红沿河核电基地上网电量再创新高
- 2020清洁取暖县长论坛媒体吹...
- 国家电投首期战略论坛成功举办
- “零碳中国”倡议在京发布
- 天鼎联创携手宏华国际 共创海...
- 生态文明社会化实验室“企业...
- 中国能建参与完成的“长江三...
- 阿特斯集团2020年新春联欢会...
- 阿特斯2020全球销售大会拉开序幕
- 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学术委...
- 国际新能源年会共商“转型和...
- 2020年中国水电发展论坛暨水...
- 2020年山西省能源工作会议召开
- 鉴衡成立风能专家委员会
- 2020硅藻新材料科研成果新闻...
- 能源数据与网络安全展将于3月...
- 电力网络安全形势严峻 电力关...
- 2019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